受新的市场自由化措施推动,中国大陆投资者大举买入香港资产,中国7月的资本外流创下历史新高。
彭博社报道,根据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上星期五(8月15日)发布的数据,上个月,中国国内银行代客户向境外净汇出资金583亿美元(747.62亿新元),用于证券投资,规模创下历史新高。这是自2010年有记录以来的最大单月资金外流。
资本外流加剧的部分原因在于大陆投资者今年大举买入香港股票,以及7月“南向债券通”项目的扩容,允许更多境外债务投资。
与此同时,外国基金继续减持中国债券,或因其相较风险资产和其他全球投资品种的相对吸引力减弱。
预计中国今年将容忍一定程度的资本外流,并利用美元走弱的环境逐步放开资本账户。此举旨在促进人民币的长期全球化。
今年6月,中国监管机构一年多来首次上调了获批投资者的海外投资配额。
中国政府近年来推动资本账户开放,这次的资本外流可以视为这一政策的自然结果。根据彭博社的报道,7月中国银行代客户净汇出583亿美元用于证券投资,主要流向香港股票和债券,这创下了2010年以来单月最高记录。 这部分得益于“南向债券通”项目的扩容,以及监管机构上调海外投资配额,这些措施鼓励大陆投资者寻求更高回报的境外资产。
对香港的利好:资金涌入显著提振了香港市场。路透社分析显示,今年以来大陆资金推动香港恒生指数上涨23.8%,远超上海综指的5.5%。 这增加了香港股市的流动性和深度,吸引更多公司上市和发行债券。例如,香港企业债券发行额已达近470亿美元的年内纪录高点。 一些观点认为,这有助于香港重振作为亚洲金融中心的地位,尤其在大陆经济放缓时提供缓冲。
外流发生在美元走弱的环境下,中国似乎在利用这一时机逐步放开资本管制,促进人民币的全球使用。预计今年中国将容忍一定程度的资本外流,这有助于长期提升人民币在国际结算中的角色。一些投资者视此为“资金再分配”的信号,而非单纯逃离。
投资者角度:大陆居民通过多元化资产配置(如买入香港股票),能对冲国内市场波动。今年南向资金流入已超去年全年水平,预计全年可能突破1万亿港元。 这反映了投资者对香港作为“安全港”的信心。
虽然短期受益,但长期看,香港经济面临挑战。一些X用户讨论了潜在“资本外逃”迹象,如李嘉诚家族出售资产、麦当劳出售门店,以及财富管理资产从香港流向新加坡(2022-2023年香港AUM下降16%,新加坡双位数增长)。 反CCP声音更极端,认为这可能加速香港经济崩溃。 此外,香港与大陆的经济同步性不足,可能导致资金波动性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