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指数 3635.13 -0.12%
|
深证成指 11128.67 -0.26%
|
恒生指数 24858.82 -0.89%
|
纳斯达克 21242.7 0.35%
|
日经225指数 41820.48 1.85%
|
鲁克 站内编辑
6954 文章
9653117 阅读
首页  >  要闻 >  综述 >  正文
申请成为签约作者 >
强制社保的问题所在
2025年08月08日 04:22    
收藏  
举报

最近,社交媒体上到处都在热议:从2025年9月1日起,中国将强制缴纳社保。如果你开过公司,或者当过老板,知道给员工交社保是老规矩了。但为什么现在突然又炸锅了?

原来,这源于最高人民法院于2025年7月31日发布的《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二)》。这份新规明确强调,依法参加社保是法定义务,任何“不缴社保”的协议或承诺都无效。如果用人单位不缴,劳动者可以解除合同并要求经济补偿。新规一出,像瞬间点燃了大家对社保的讨论。

从9月1日起,这项规定正式落地。听起来是为劳动者撑腰的好事,但实施起来,难度不小。想想那些灵活就业者,比如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靠平台接单,自雇自营,流动性很强。今天干这儿,明天可能就换地儿了。

怎么强制平台给他们缴社保?要知道,这种“平台经济”下的灵活就业,未来只会越来越多。强行要求平台缴社保,平台会不会转嫁成本,让骑手们到手的收入更少?或者干脆减少招聘,导致失业增多? 

再比如,家里的钟点工、小时工,或者私人请的保姆、劳务工,他们的雇主往往不是公司,而是个人。怎么让他们也纳入社保体系?总不能让每个家庭都变成“小企业”吧?

就我所知,江浙一带的一些成衣作坊,订单来了就临时招工,计件付酬;订单没了,工人就散了。这种“订单驱动”的灵活模式,本来就是为了适应市场波动。如果强制缴社保,企业得为这些短期工买单,成本飙升,谁还敢随便招人?结果可能是工厂关门,工人失业。

网上讨论最激烈的,还是餐饮行业,尤其是三四线城市的夫妻老婆店。老板一家老小齐上阵,忙时再临时找几个帮手传菜、打扫。人力成本已经是餐饮店的最大开销,如果强制全员社保,净利润得缩水一大截。一家小饭馆,本来就靠薄利多销勉强维持,低价的餐饮,让社保底层的老百姓可消费起。现在大幅增加他们的社保支出,估计就得关门了。有人说,“那你们就涨菜价呗!”这听起来像响应政府的反内卷的号召、好像可以结束通缩现状似的。

但仔细想想,充分的市场竞争带来的是“好通缩”,社会上有很多好的通缩,比如——就像电子产品,性能越来越好,价格却越来越亲民,人人都受益。

餐饮业以及更行业的内卷严重,或许是因为经济不景气,比如,房地产行业元气大伤,还没有恢复,外企撤离,大家赚钱难了,口袋钱少了,导致的社会总体需求少了,因此,竞争才激烈了。降本增效,优化资源配置,并没伤害消费者,反而让商品和服务更优质和实惠。

如果政府强加干预征社保税逼企业涨价,只会让社会需求会更低,更多店倒闭,更多人失业,更多人没有收入来源。当整个经济都这样,失业率飙升,物价却高企,这不就是可怕的“滞涨”吗?

而且,全国灵活用工2.4亿,上社保的不超过20%,你强制另外80%上,成本谁来负担,从他们口袋给社保充值 ,消费不也下来了,这种财富转移,且不说公平性,对实体经济的作用是好还是坏呢?

历史上,滞涨曾让许多国家经济瘫痪,解决起来比单纯的通缩难多了。用数据来说服你:中小微企业吸纳了全国80%的就业人口,贡献60%以上的GDP。他们已经是风中残烛,再加强制社保的压力,恐怕就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想想那些街头小店老板,起早贪黑,只为养家糊口——如果他们倒下,不只是数字,更是无数家庭的破碎。

更深层的问题在于,中国社保机制本身。中国采用“现缴现付”模式:当下上班族的缴费,主要用来发当下退休老人的养老金。这套制度才跑了20-30年,很多老人年轻时没缴过社保,现在却在享受福利。在人口年轻、劳动力充沛时,这没问题。但现在呢?生育率逐年下滑,人口老龄化像雪球般滚大。根据最新数据,2024年中国出生人口954万,人口出生率为6.77‰,总和生育率(TFR)已低至约1.01,远低于维持人口稳定的2.1。到2030年,老年人口可能达4亿,占总人口近三分之一。社科院《中国养老金精算报告2019-2050》警告:社保基金当期结余将于2028年出现赤字,累计结余2027年达峰,2035年左右可能耗尽。部分省份养老金已赤字,这模式还能撑多久?

年轻人不信任社保,原因显而易见。首先,收入不足。以上海为例,个人每月最低缴费:约1144.52元(五险775.32元 + 公积金369.20元)。企业(单位)每月最低缴费:约2263.93元(五险1894.73元 + 公积金369.20元)。加起来总成本(企业+员工):约3408.45元/月。灵活就业要交2200多元。

1754634274466470.png

再加上个税,基本上税前收入的40%,自己根本花不着的。而在一线城市打工,税前1万多,到手只有几千,怎么供房养家呢?我听说,在北京买不起房,为了生活住在燕郊,一周回一次家。周一很早去上班,晚上不回来,继续跑网约车,累了就睡车里,第二天继续上班,直到周末才会家。为了省钱,省通勤的时间,赚点钱不容易。

年轻人调侃,自己996交钱给退休大爷大妈暴走,广场舞、旅游。自己每月扣几千,农村父母却只领几百农保。与其这样,不如直接给父母养老钱。网上传,一个退休后移民澳洲的老人,在外国生活工作了,还在领国内高养老金。

现在,养老金增长幅度逐年缩小,从早年10%降到2025年的仅2%。到现在的年轻人退休,养老金增幅会不会降调0?但是,货币每年都在超发,货币供应增长10%-12%,养老金实际购买力逐年缩水。等他们老了,几千元的养老金估计只够买几顿泡面了。这种高成本、低回报的社保,谁愿意缴纳呢?

声明: 本文由入驻币海编者上传,观点仅代表编者本人,不代表币海财经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请自行判断。
延伸阅读
瑞银:不要期待下半年 中国房地产市场还将继续疲软
   以太坊信徒        2025/08/07 05:42
IMF上调全球经济预期 中国幅度最大最积极
   陆一夫        2025/07/30 06:11
中国外卖大战仍在继续进行中 官方干预效果有限
   陆一夫        2025/07/29 03:25
给千万中国外卖骑手上社保,为什么这么难?
   陆一夫        2025/03/25 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