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周二发布最新报告,上调了今年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的经济增长预期,其中对中国经济的预测获得显著提升。这份《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深入分析了全球经济在复杂多变环境中的韧性与挑战,为各界提供了最新的经济判断。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周二(7 月 29 日)公布更新报告,上调了今年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的经济增长预期,从此前预测的 3.7% 调升至 4.1%。这一乐观展望主要得益于企业为规避关税而进行的提前备货行动,以及对中国经济前景更为积极的评估。
IMF 在其旗舰报告《世界经济展望》的更新中指出,全球经济的整体增长预期也获得上调。基金组织将 2025 年全球 GDP 增长预测从 4 月份的 2.8% 上调至 3.0%,并将 2026 年的预测从 3.0% 小幅提升至 3.1%。然而,即便经过上调,这些增长水平仍低于 IMF 在 1 月份的预测,也未能达到疫情前 3.7% 的历史平均水平。
在这轮经济预测上调中,中国经济获得最大幅度的提升。IMF 预测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今年将实现 4.8% 的增长,比此前 4 月份预测的 4.0% 高出 0.8 个百分点。这一大幅修订反映出中国经济在 2025 年上半年表现出强于预期的活动韧性。
大幅度上调中国经济预测的原因
中国经济预测之所以被大幅上调,一个关键因素在于中美关税的显著下调。IMF 的最新预测显示,美国对中国的实际关税税率已降至 17.3%,而此前 4 月份计算时所依据的税率高达 24.4%。基金组织在其预测中明确假设,未来针对各国的普遍关税上调措施将继续暂停生效,且更高的关税率不会按原计划实施。
然而,IMF 警告称,全球经济前景面临下行风险。基金组织认为,目前全球贸易政策立场处于 “脆弱的平衡” 状态,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剧,以及可能导致利率上升和全球金融环境收紧的更大财政赤字,都是不容忽视的挑战。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首席经济学家皮埃尔 - 奥利维耶・古林查斯(Pierre-Olivier Gourinchas)对此表示,全球经济目前仍在承受痛苦。他指出:“即便没有达到最坏的情况,但以目前的关税水平,全球经济仍将继续受创。” 他的言论凸显了贸易壁垒对全球经济的持续负面影响。
古林查斯还特别提到,今年经济前景的改善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企业为规避关税而进行的 “巨大的提前备货”。然而,他警告称,这种囤积带来的短期提振作用不会持久,反而将在下半年乃至 2026 年对经济活动造成拖累。他强调:“这种提前备货将需要付出代价,这是我们面临的风险之一。”IMF 指出,如果 4 月和 7 月宣布的最高关税税率得以实施,2025 年全球增长将下降约 0.2 个百分点。
关税问题也直接传导至消费者层面。IMF 预计,随着关税成本在今年下半年转嫁给美国消费者,美国的通货膨胀率可能会高于目标。古林查斯指出,当前的实际关税水平远高于今年年初的水平,若这种高关税持续,将对未来的经济增长构成压力,导致全球经济表现平平。
赢家和输家
除中国外,其他主要经济体的前景也有所调整。美国经济在 2025 年预计增长 1.9%,比 4 月展望上调 0.1 个百分点;2026 年将小幅升至 2%。欧元区 2025 年增长预测上调 0.2 个百分点至 1.0%,这部分归因于爱尔兰对美国制药出口的大幅增长。然而,俄罗斯和韩国则面临下调,俄罗斯经济 2025 年增长预测从 1.5% 降至 0.9%,韩国则从 1.0% 降至 0.8%。
IMF 还调整了全球贸易量预测。2025 年全球贸易量预计增长 2.6%,较此前 4 月预测的 1.7% 有所上调,这反映出出口商为规避关税而提前发货导致的货运激增。但基金组织同时下调了 2026 年的贸易量预测至 1.9%,低于 4 月预测的 2.5%,暗示高关税最终将带来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