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亚洲市场涨跌互现,投资者静待当天晚些时候在瑞典举行的中美贸易谈判细节出炉。日本股市开盘走高,澳大利亚股市小幅下跌,而香港股市则高开。
此次中美贸易谈判由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与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共同主持,是中美双方在8月1日新一轮关税生效前的关键磋商。
贝森特在接受福克斯商业新闻采访时表示,预计双方将延长当前的贸易休战协议,并表示谈判将涵盖更广泛的议题,包括北京从俄罗斯和伊朗采购石油。
此次中美会谈是在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美国已与欧盟达成协议之后举行的。美国周日与欧盟达成一项新的贸易协议,将原定30%的关税降至15%,并称欧盟将增加对美投资6000亿美元、采购7500亿美元能源产品。
尽管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确认了这一协议,但她在措辞上与美方存在分歧,称15%税率是欧盟所能达成的最佳结果,并未明确提及医药行业。此外,美国贸易代表卢特尼克表示,芯片关税问题将在两周内确定。
受此影响,美国股指期货周一在亚洲早盘小幅上涨,纳斯达克100和标普500期货分别上涨0.5%和0.4%。黄金价格小幅回落,一度逼近每盎司3320美元,跌幅达0.5%。欧元兑美元汇率小幅走高,日内涨幅超过0.2%。
与此同时,美国对加拿大的贸易施压也在升级。特朗普政府认定加拿大存在针叶材倾销行为,计划将现有反补贴和反倾销税率从14.4%提高至34.45%。该决定将在商务部审查后最终确定,一旦实施,木材关税将翻倍,进一步加剧北美贸易摩擦。
中国6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降幅收窄至4.3%,降幅较5月收窄4.8个百分点,显示出经济逐步回暖的迹象。
其中,汽车行业利润大幅增长96.8%,主要受益于车企促销带动销量增长及重点企业投资收益上升。智能无人飞行器制造和计算机整机制造分别增长160%和97.2%,成为“两新”政策的重要支撑点。
中国财政部公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下降0.3%,税收收入同比下降1.2%,非税收入同比增长3.7%。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比增长3.4%,反映出财政政策仍保持适度扩张态势。值得一提的是,证券交易印花税收入同比增长54.1%,显示资本市场活跃度提升。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出席了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开幕式并发表致辞,强调中国将在人工智能领域加强国际合作,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建设。
本周市场关注焦点集中于中美贸易谈判、美联储利率决策、日本央行利率决议以及中国政治局会议等重大事件。美国将公布关键的非农就业数据、GDP 和 PCE 通胀数据,为美联储政策走向提供重要参考。
美股财报季也进入高峰期,微软、Meta、苹果、亚马逊、高通、波音、星巴克等重量级公司即将公布财报。
当前,市场普遍预期美联储7月将维持利率不变,CME“美联储观察”数据显示,维持利率的概率为97.4%,降息概率仅为2.6%。9月降息概率略有上升,但幅度有限。
6月美国非农就业数据连续第四个月超出预期,劳动力市场依然强劲。4月和5月数据均被上修,失业率进一步下降,平均时薪增长放缓至0.2%,显示出通胀压力有所缓解。
不过,美国一季度 GDP 终值下修至-0.5%,为三年来首次萎缩,主要受政府支出减少和进口增加拖累。尽管消费和投资有所增长,但未能抵消负面因素。
5月核心 PCE 物价指数环比上涨0.2%,略超预期,消费者支出下降0.3%,为年初以来最大跌幅;个人收入出现自2021年以来最大跌幅,反映出政府转移支付减少带来的影响,也预示着经济增长面临一定压力。
中国6月制造业 PMI 为49.7%,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5%,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0.7%,三大指数均比上月回升,显示中国经济景气水平总体保持扩张。
此外,日本央行将在本周公布最新利率决议。尽管目前普遍预期央行将维持基准利率在0.5%不变,但官员们正密切关注通胀走势及财政政策动向。部分官员认为,若日本政府出台大规模财政刺激措施,可能进一步推高通胀,届时央行或将不得不提前收紧货币政策。
市场开始猜测日本央行可能在年内重启加息。分析认为,尽管央行在7月31日的政策会议上未采取加息行动,但年内加息的可能性已经打开。当前日本6月核心 CPI 同比上涨3.3%,虽略低于5月的3.7%,但仍高于央行2%的目标,通胀压力持续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