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中美贸易战升级,美国对华25%关税和对印度10%关税重塑全球供应链,印度尤其是泰米尔纳德邦(Tamil Nadu)成为焦点。凭借税收优惠、基础设施升级和“Make in India”政策,泰米尔纳德邦吸引了苹果、台达电子等巨头投资,2024年电子出口达95.6亿美元,摆脱了印度“难做生意”的旧名声。然而,高关税、劳动力改革滞后和区域竞争可能限制其成为全球制造中心的潜力。
泰米尔纳德邦的制造业崛起源于地缘政治机遇。中美贸易摩擦促使企业寻求“中国+1”战略,印度以低廉劳动力(月均70-200美元,远低于中国的140-340美元)和1.14亿工作年龄人口成为替代选择。泰米尔纳德邦2024年吸引外资33.29亿美元,同比增长10%,苹果供应商富士康、纬创和和硕在钦奈建厂,计划将美国市场iPhone的80%生产转移至印度。台达电子在Krishnagiri的125英亩工厂生产电动车充电器和iPhone组件,投资7.5亿美元命名班加罗尔地铁站,彰显长期布局。2024年,泰米尔纳德邦电子出口增长78%,占印度电子出口的30%。
州政府通过政策创新巩固吸引力。2021年推出的Tamil Nadu Single Window Portal整合200多项服务,简化审批流程,被誉为“投资游戏规则改变者”。2024年预算提供10%工资补贴,鼓励雇用女性、残障人士和跨性别者,预计在Coimbatore创造1500个就业机会。基础设施方面,Chennai-Kanyakumari工业走廊覆盖23个地区,590公里高速公路升级支持港口工业化。SIPCOT和TANSIDCO联合开发110个工业园区,2024年新增IT园区和四层即插即用制造设施,投资4.4亿美元。2021-2025年,州政府吸引10万亿卢比(1350亿美元)投资,创造200万个就业机会,制造业占GDP的34%。
历史积淀为泰米尔纳德邦增添优势。公元9世纪,Chola王朝通过印度洋贸易将纺织品、珍珠等销往东南亚,奠定其商业传统。2024年,钦奈作为印度三大港口之一,处理出口260亿美元,占全国10%。汽车产业尤为突出,钦奈被称为“亚洲底特律”,拥有现代汽车、雷诺-日产和Mahindra等,电动车生产占全国40%。新兴领域如航空航天(印度首款五代战机AMCA在Coimbatore研发)和可再生能源(风能占全国40%)进一步增强竞争力。
然而,挑战不容忽视。美国2025年对印度商品加征10%关税,可能削弱出口竞争力,2024年印度对美出口660亿美元面临压力。越南以17个自由贸易协定(FTA)领先印度的13个,吸引外资增长32%,而印度FDI下降43%。劳动力改革受阻,泰米尔纳德邦2023年因工会抗议撤销工时改革,限制生产灵活性。基础设施虽有改善,但电力和内陆运输仍存短板,2024年停电影响20%中小企业。区域竞争加剧,卡纳塔克邦和古吉拉特邦也在争夺制造业投资,可能分散资源。
未来,印度需深化改革以抓住机遇。借鉴越南,泰米尔纳德邦应推动更多FTA,降低出口壁垒。2025年,建议扩大与台积电、英特尔的产学合作,培训10万名工程师,弥补技术人才缺口。借鉴香港稳定币政策,设立区域制造业基金,吸引长期资本。投资者应关注电子和电动车板块,但需警惕关税和供应链波动风险。消费者可能因本地生产受益于价格下降,但需关注潜在通胀(2024年CPI涨5.2%)。
泰米尔纳德邦的制造业热潮是印度在贸易战中的缩影。凭借政策、地缘优势和历史积淀,印度有望成为全球供应链关键节点。然而,要超越越南、墨西哥等竞争者,需解决关税、劳动力与基础设施瓶颈。通过区域协作和精准投资,印度或将在2030年贡献印度1万亿美元制造目标的25%,成为全球制造新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