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指数 3836.77 0.05%
|
深证成指 12585.08 0.38%
|
恒生指数 25716.5 1.97%
|
纳斯达克 22273.08 0.88%
|
日经225指数 48625.88 -2.40%
|
币海独步者 站内编辑
7114 文章
12778425 阅读
首页  >  要闻 >  商业 >  正文
申请成为签约作者 >
好也错 坏也错:英伟达为“情”所困
2025年11月24日 09:37    
收藏  
举报

英伟达再次交出了一份亮眼到近乎夸张的财报,但市场却在质疑与焦虑的双重情绪下,选择了抛售。而在一份被曝光的英伟达内部会议的音频中,黄仁勋主动向员工表示,英伟达被卷入一种“无解的处境”:市场一旦恐慌AI泡沫,财报无论好坏都将会成为箭靶。

黄仁勋无奈的表示:“市场上已经找不到对AI未来仍抱有信念的投资者了”。 但对外,黄仁勋强调了对 2025至2026 年共计 5,000 亿美元的收入的信心。之后,其股价盘中一度上涨 5%,最终却反转收跌约 3%,并拖累了整个 AI 板块。

黄仁勋把市场对AI的担忧描述为:“如果我们交出一个糟糕的财报,那就是 AI 泡沫的证据;但如果我们交出一份亮眼的财报,我们就成了助长AI泡沫的帮凶。”他甚至进一步说,“如果我们哪怕差一点点,看上去稍微有点疲态,整个世界都会塌下来。”

换句话说,英伟达已经被压在一种无法胜出的叙事框架中:好也错,坏也错,稍微差一点,市场就会立刻把它解读为“AI 崩塌的起点”。英伟达被赋予的科技光环让华尔街把整个AI的未来投射在一家公司的身上,既期待它不断超越历史,又随时准备因为恐惧而集体撤退。

面对一份强到离谱的完美财报。市场的集体惊慌不是无缘无故的,而我们都知道原因——经历数月的狂热追捧,投资者开始怀疑巨头们是否花钱过度:数据中心、GPU、网络设备的资本开支一次比一次更像对未来的豪赌,而回报路径却并未明朗。

与此同时,围绕AI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模式越来越复杂,杠杆越来越重,信贷市场甚至开始闪烁早期风险信号。再叠加“既强又弱”的美国就业报告——新增就业高于预期,但失业率却上升,让市场对美联储12月是否降息毫无把握。

在缺乏催化剂、情绪本就紧绷的背景下,许多投资者干脆选择落袋为安。但Nationwide的分析师Mark Hackett却认为“AI叙事并没有破裂,市场只是在做压力测试。”

不过,这次测试对象只有一个:英伟达。黄仁勋甚至在其内部会议中,打趣到网络上流行的各种梗,比如调侃英伟达是支撑世界经济、避免美国衰退的唯一支柱。他调侃道:“是的,基本上,我们是在支撑整颗星球。”

这句玩笑话背后其实是一种难以化解的结构性风险:当一家公司的市值被神话化到世界第一、当它成为大型语言模型的“唯一算力发动机”时,每一个财报日就自然变成高空走钢丝。

但这并不代表英伟达真的掌控了这个时代的狂热。黄仁勋自己就说,英伟达做的是基础设施,而不是监管市场情绪。

更讽刺的是,他还在会上开了一个“只有重仓英伟达才能讲得出来”的玩笑:无比怀念市值超过 5 万亿美元的美好旧时光,但欢愉总是短暂的,之后就是股价下跌,市值蒸发。

不过,换一个角度来看,似乎从来没有人能在很短的时间里损失5,000亿美元,你得买了足够多英伟达的股票才能够做到这一点!

黄仁勋试图用他的幽默来消解压力,却无法改变一个事实:英伟达已成为全球风险资产的情绪锚。它每一个数字都被放大,甚至变成市场解读科技未来的“唯一证据”。当一家公司的好坏被过度叙事化,市场的反应就不再基于基本面,而是基于恐惧、神话与放大后的预期管理。

客观的讲,英伟达的财报并没有泡沫化,其芯片需求依然旺盛。但投资者显然在告诉世界:问题不在英伟达自身,而在市场对 AI 的想象已经涨得太高,任何好消息都被转译为危险信号。

英伟达成了这个时代最大的矛盾体:它既是 AI 崛起的动力,也是投资者恐惧的投影。当市场的期望过度集中在一家公司时,风险就不再来自业绩,而来自集体心理。

声明: 本文由入驻币海编者上传,观点仅代表编者本人,不代表币海财经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请自行判断。
延伸阅读
黄仁勋预计英伟达未来两季 在中国芯片市场销量为零
   以太坊信徒        2025/11/24 05:18
AI保险业的全球暗战:当AI开始改写“慢行业”
   Vicky        2025/11/24 03:51
英伟达财报那么好 为什么没能拯救美股?
   林天心        2025/11/24 02:56
谷歌和OpenAI内部会:AI军备竞赛迎来“艰难时刻”?
   Vicky        2025/11/24 02:28
台积电第三季净利润同比增39% 创历史新高
   陆一夫        2025/10/16 09:53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海掷10亿破解AI成本困局
   林天心        2025/07/30 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