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k Invest掌门人“木头姐”凯西·伍德在一场AI投资峰会上掷地有声:美国人工智能赛道已被四大巨头牢牢把控——OpenAI、Anthropic、埃隆·马斯克的xAI和谷歌的Gemini。这四家如战国群雄,展开白热化竞争,木头姐预测,最终可能仅剩两家称霸。
更引人注目的是,Meta这个社交帝国竟不在“四大”之列,木头姐的沉默不是疏忽:Meta选择开源Llama模型,放弃争霸,转而耕耘生态土壤。AI赛道从2023年的ChatGPT狂热,到2025年的模型与生态之争,正从百花齐放滑向寡头垄断。
木头姐的“四大”论有其逻辑根基。AI赛道的演变像一场马拉松,2023年ChatGPT横空出世,点燃全球对大模型的热情,谷歌的Bard、Meta的Llama、Anthropic的Claude百花齐放。但资本如潮水,迅速改变了赛道格局。
2025年,AI投资热潮集中在头部玩家,VC资金流向OpenAI、Anthropic、xAI和Gemini,中小玩家被挤出赛场。OpenAI的GPT系列以推理能力见长,横扫编程和数学任务;Anthropic的Claude强调安全性,赢得企业青睐;xAI的Grok借X平台实时数据,擅长期望预测;谷歌的Gemini则靠搜索优势在知识问答中突围。
四家竞争的核心是“通用智能”:谁能打造最接近人类思维的模型,谁就握住AI的权杖。木头姐在峰会上直言:“竞争已到白热化,最终两家胜出,资本和算力是决胜关键。”这像极了1990年代的互联网大战,微软和谷歌从混战中脱颖而出,AI或重演历史。
但Meta的缺席是这幅图景中最耐人寻味的一笔。扎克伯格的Meta坐拥14亿用户,Llama模型开源后席卷开发者社区,为什么被木头姐排除在“四大”之外?答案在于战略分化。
OpenAI等四家选择闭源,烧钱堆砌算力,力求打造“AI王者”;Meta却反其道而行,免费开放Llama,化身“开源布道者”。这一选择像一场豪赌:放弃短期利润,换取长期生态。
Llama的开发者社区已覆盖全球,中小企业用它定制AI工具,成本仅闭源模型的10%。木头姐虽未明言,但她的沉默暗示:Meta不争王位,而是种树。Meta的开源战略像“AI的安卓”,不求垄断市场,而是渗透生态,或成开发者标配。
木头姐警告:“两家胜出或导致创新停滞,类似微软90年代的反托拉斯危机。”2025年,头部玩家已吸纳80%算力和开发者资源,中小企业生存空间被压缩。
OpenAI的收购动作更引发反垄断警觉,监管或成变量。全球视角下,AI赛道呈现多极格局:美国四巨头主宰模型训练,中国百度、阿里领跑应用落地,欧洲DeepMind强调伦理。
Meta的Llama已渗透中国和欧盟,xAI借马斯克影响力辐射新兴市场。这场“AI冷战”不仅是技术较量,更是生态之争:美国闭源阵营追求极致性能,中国和Meta的开源策略则重在普及,2030年或形成“模型壁垒”,数据孤岛加剧不平等。
AI对经济的渗透是赛道热度的核心驱动力。从聊天机器人到自动驾驶,AI正重塑生产力。制药公司用AI缩短新药研发周期,金融业优化风控模型,零售业提升供应链效率。但木头姐的“缩减至两家”预言指向一个残酷现实:技术集中或扼杀多样性。
2023年,ChatGPT引发的热潮让AI初创如雨后春笋,但2025年,资本向头部聚拢,小玩家资金断流,生存艰难。四巨头的竞争像军备竞赛,算力投入动辄百亿,普通企业望尘莫及。这不仅是技术的较量,更是资源的博弈:谁掌握数据和算力,谁就定规则。木头姐看好AI的“康柏斯爆炸”,认为指数级能力跃升将解锁万亿市场。
2026年,AI市场规模或破万亿,头部玩家占70%,但开源生态如Meta的Llama将赋能中小企业,释放创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