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指数 3828.58 0.22%
|
深证成指 13157.97 0.67%
|
恒生指数 26344.14 -0.76%
|
纳斯达克 22631.48 0.71%
|
日经225指数 45493.66 0.99%
|
林天心 初级编辑
324 文章
358396 阅读
首页  >  要闻 >  商业 >  正文
申请成为签约作者 >
美阿芯片交易:20亿美元如何“巧合”流入特使家族
2025年09月22日 07:20    
收藏  
举报

2025年5月,阿联酋总统府卡塔尔宫内,特朗普与阿联酋领导人围立于一座技术设施的模型前,宣布一项历史性协议:美国将大幅放宽对阿联酋的人工智能芯片出口限制。这一决定,意味着全球最尖端的计算资源将流向一个长期与中国保持军事与科技合作的中东国家。几乎在同一时间,一个名为“世界自由金融公司”(World Liberty)的加密货币企业宣布,一家由阿联酋王室成员塔农·本·扎耶德掌控的投资公司,将通过其发行的稳定币USD1,完成一笔20亿美元的交易。巧合的是,这家公司正是由特朗普家族与其中东特使史蒂夫·威特科夫家族联合创立。两笔交易,一明一暗,一属国家,一归私人,时间上几乎同步,参与者高度重叠,其背后所折射的,已远非传统意义上的利益输送,而是一种更为系统化、结构化的“权力资本化”现象。

从表面看,这是两起独立事件:一边是地缘科技博弈下的出口政策调整,另一边是私人企业间的商业合作。但若深入其运作机制,便会发现两者共享同一套动力系统。威特科夫作为特朗普的亲信与中东特使,既是芯片谈判的推动者,又是世界自由公司的创始人之父。他的角色,使政府决策与家族企业收益之间形成了一种“非直接但强关联”的传导链条。尽管白宫坚称他“未参与”芯片谈判,但多方信源显示,他在高层会议中积极游说,强调交易对特朗普中东之行的重要性。而与此同时,其子扎克正与塔农治下的G42体系深度合作,甚至引入G42高管担任战略顾问。这种“父在庙堂推动政策,子在江湖收割资本”的双轨模式,构成了一种精巧的利益嵌套结构。

更进一步,这种结构得以成立,依赖于一套被默许的“合规性外衣”。萨克斯作为特朗普政府的人工智能与加密主管,其身份尤为典型。他既是政策制定者,又是硅谷风险投资人,其创立的Craft Ventures曾接受阿布扎比投资局的资金。白宫为此签发道德豁免,理由是其个人持股比例低于2%,且承诺剥离资产。这一操作,表面上遵循了法律程序,实则暴露了现有监管框架的局限:它关注的是“持股比例”这类量化指标,却无法应对“影响力资本化”这一质变过程。萨克斯的言论——“我们是希望这些国家成为美国AI的摇钱树,还是中国AI的摇钱树?”——看似在为国家利益辩护,实则为科技资本的全球扩张提供了意识形态包装。他的存在,使得政策倾斜不再是秘密交易,而被重构为“战略选择”。

而真正将这一系统闭环的关键,是那些游走于公私边界之间的“连接者”。G42高管菲雅克·拉金同时担任世界自由公司的顾问,马蒂·埃德尔曼既是G42总法律顾问,又是威特科夫的长期商业伙伴,MGX董事长正是主持芯片谈判的塔农本人。这些人构成了一个“影子网络”,在正式制度之外,通过私人关系、资本流动与信息交换,实现资源的精准配置。这个网络不依赖公开招标或市场竞争,而是基于信任、忠诚与互惠。它不破坏规则,而是利用规则的缝隙,在“合规”与“合意”之间游走。

这种模式的深层逻辑,是将政治权力转化为可交易的金融资产。特朗普家族并不直接从芯片出口中获利,但他们通过创建一个与阿联酋资本深度绑定的加密平台,间接实现了收益。阿联酋支付的不是现金,而是对一个由特朗普阵营控制的金融基础设施的信任与投入。这种“信任投资”,比直接贿赂更隐蔽,也更可持续。它不依赖一次性交易,而是构建一个长期的价值捕获机制:每当USD1被使用,特朗普家族就能从储备金投资中获得收益。这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腐败,而是一种“制度化寻租”——将国家信用与私人平台捆绑,使政治影响力持续变现。

从更宏观的视角看,这一现象反映了全球权力结构的变迁。在冷战时期,国家安全与经济利益虽有交织,但仍有明确边界。而在当今的“技术主权”时代,芯片、算法、加密货币已成为新的战略资源,其分配不再仅由市场或外交决定,而是由一个混合了政治、资本与技术精英的“三角联盟”操控。阿联酋的策略清晰:以资本换取技术准入,以技术提升地缘地位,再以地缘影响力反哺资本扩张。而特朗普阵营的策略同样明确:以政策权力换取金融收益,以金融收益巩固政治基础,形成一个自我强化的循环。

这种模式的危险之处,不在于它违反了哪一条具体法律,而在于它重塑了权力的运行逻辑。当决策者不再以公共利益为唯一坐标,而是将私人收益内嵌于政策目标之中,治理的正当性便开始瓦解。公众无法判断一项外交决定是出于国家安全考量,还是为家族企业铺路。监管机构难以界定“参与”与“影响”的边界。媒体的调查虽能揭示关联,却难以证明“交换”。最终,整个系统进入一种“合法化的灰色地带”——一切看似合规,实则已偏离初衷。

这不仅是美国的问题,更是全球化下权力资本化趋势的缩影。在波斯湾,统治家族本就将国家与家族财富视为一体;在硅谷,科技巨头早已具备准国家能力;而在华盛顿,政治家族正学习如何将四年任期转化为永续资产。当这三种力量在加密货币、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交汇,我们所见的,或许不是个别官员的道德失守,而是一种新秩序的萌芽:在这里,权力不再需要隐藏,它可以直接上市,可以发行稳定币,可以通过“战略投资”实现全球套利。

真正的挑战在于,我们是否还能区分“国家利益”与“利益国家”。前者以公共福祉为依归,后者则以权力集团的收益为核心。当两者界限模糊,民主制度的根基便面临侵蚀。而这起美阿交易的深层启示,或许正在于此:在技术与资本的双重加速下,权力变现的闭环已悄然成型,而我们的监管与伦理框架,还停留在上一个时代。

声明: 本文由入驻币海编者上传,观点仅代表编者本人,不代表币海财经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请自行判断。
延伸阅读
轨道、设备与监管:新的加密经济
   流动的沙        2025/09/22 03:53
华尔街的巫师时刻:4.9万亿美元期权到期也威胁加密货币
   鲁克        2025/09/19 10:08
三个原因让加密货币交易者在 2025 年 9 月面临重大清算风险
   鲁克        2025/09/17 09:23
特朗普对药品广告动刀 药企要哭了
   股海柠檬精        2025/09/11 0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