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波音公司(Boeing)接近与中国达成一项协议,出售多达500架飞机。
彭博社引述不具名人士报道,双方仍在就这笔复杂的交易的具体条款进行协商,包括飞机的型号、数量以及交付时间等细节。
这项酝酿多年的对华大规模销售计划,仍取决于中美两国能否缓和自美国总统特朗普首个任期以来发生的贸易摩擦。
据悉,中国官员正在询问国内航空公司,它们需要多少架波音飞机。
自特朗普今年1月重返白宫以来,波音公司的飞机订单已成为美国外交中的重要筹码。许多国家表示有意签下新订单,以展示决心缩小与美国的贸易逆差。
特朗普早前出访中东,波音公司即斩获其中一笔历来最大的订单。卡塔尔航空同意购买160架宽体客机,并保留再购买50架的选择权。
波音公司拒绝就任何潜在交易置评。
这是一个潜在的重大地缘经济事件,如果最终敲定,将标志着中美贸易关系的一个转折点,同时为波音公司注入急需的活力。 从商业角度看,这笔可能涉及数百亿美元的订单(基于类似历史交易的估值)对波音来说是及时雨。公司近年来面临生产延误、安全问题和供应链挑战,这500架飞机的销售能显著提升其订单储备、现金流和市场信心,尤其是在中国这个全球最大航空增长市场。 考虑到波音的竞争对手空客(Airbus)已在中国市场占据更大份额,此举还能帮助波音重夺部分失地。
然而,我对这项协议的乐观需要打个折扣。它仍高度依赖于中美政治动态,特别是特朗普政府自2025年1月上台后重启的贸易谈判。 早些时候的贸易战曾导致中国暂停波音飞机交付,甚至将已运抵的飞机退回美国,这直接打击了波音的交付计划。 现在,虽然双方似乎在缓和紧张(如通过外交访问推动订单),但任何政策波动——如新关税或地缘冲突——都可能让协议泡汤。中国官员咨询国内航空公司需求是个积极信号,但最终条款(如机型、交付时间)仍在协商,显示交易仍不稳固。
从更广层面,这反映了飞机订单已成为特朗普外交的“筹码”。类似于中东之行中卡塔尔航空的160架+50架选择权订单,许多国家通过此类采购展示减少对美贸易逆差的意愿,以换取关税豁免或更好关系。 这对全球航空业是双刃剑:短期内推动经济增长和就业,但也强化了贸易作为政治工具的现实,可能加剧供应链不稳定性。中国本土制造商COMAC虽在崛起,但短期内仍需依赖波音和空客满足需求,这笔交易若成,将进一步延缓其独立。
总体上,我视之为积极信号,暗示中美正从对抗转向务实合作。但鉴于历史教训(如2018-2020年的贸易战循环),我不会过度乐观——这更像是谈判桌上的“甜头”,而非永久和解。波音股价已有所反应,但投资者应关注后续细节。 如果你有特定方面想深挖,如环境影响或竞争动态,我可以进一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