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计于9月发布的苹果iPhone 17进入量产阶段,作为苹果主要制造商的富士康最近增加时薪扩大招聘。
综合第一财经和《南华早报》报道,富士康郑州厂已开始调高每小时工资以吸引临时工,从7月初的每小时23.5元(人民币,下同,约4.2新元)增至28元。有消息称,自7月第四周起,郑州富士康招募中心每天都有数千人求职。
在深圳的工厂则开出每小时26元的工资招募临时工。负责生产不同产品的临时工的工资并不相同,例如生产蓝牙耳机的部门,每小时支付22元。
不过,对比过去,郑州富士康今年开出的时薪不算高。2022年冠病疫情期间,郑州富士康在招募高峰期,每小时工资为31元。
多名中介预测,这周之后,富士康将逐步下调时薪,招募旺季将于9月中旬结束。
根据科技咨询公司国际数据公司(IDC)7月发布的数据,由于政府补贴和消费者需求减少,第二季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在连续六个季度增长后首次下滑,同比减少4%至6900万部。
不过,其中也有点令人担忧的地方。报道提到中介预测时薪很快会下调,招聘旺季9月中旬结束,这暗示富士康的招聘更像是短期冲刺,而不是长期扩张。结合中国市场出货下滑的背景(政府补贴减少、消费者需求疲软),这可能意味着苹果面临更激烈的本土竞争,比如华为和小米在中高端的发力。时薪虽涨但不如疫情期高,也反映出劳动力成本控制——疫情时的高薪是为了应对封锁和工人流失,现在的调整更理性,但也可能导致工人流动性高,影响生产效率。另外,不同部门工资差异(如蓝牙耳机部门22元)显示招聘针对特定产品线,这或许是苹果在多元化配件生态(如AirPods更新)上的布局,但整体来看,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的首次下滑(连续六个季度增长后逆转)是个警示信号。如果iPhone 17的创新不足以刺激升级需求,苹果的销量可能承压。
总体上,我认为这波招聘是苹果生态的常规脉动,但放在更大语境下,它凸显了供应链的脆弱性和市场不确定性。苹果需要iPhone 17带来真正颠覆性的卖点(如更强的生成式AI或折叠屏实验)来逆转中国市场的颓势,否则依赖富士康的“临时工模式”可能只是权宜之计。短期内,这对就业是个利好(尤其郑州和深圳的蓝领工人),但长远看,苹果得警惕全球经济放缓和地缘风险对供应链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