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特朗普在7月断然撕毁幕僚谈成的10%互惠关税方案、转而将枪口对准欧盟威胁30%税率时,马罗什·谢夫乔维奇在华盛顿的百日拉锯彻底崩塌。
这位欧盟贸易代表七赴美国进行的超100小时谈判,最终只换来一纸15%的基准关税协议——这个被包装成“维持现状”的数字,实则将欧盟商品在美实际税率从1.6%抬升近十倍。
这场碾压始于4月10日那个充满隐喻的抉择。面对特朗普挥舞的钢铝关税大刀,分裂的欧盟暂停了260亿欧元报复清单。
当中国与加拿大选择让美国消费者承受反制之痛时,布鲁塞尔却因内部分歧自缚手脚:德国执着于为车企设计复杂的关税“抵消”方案,法国紧急游说将波旁威士忌移出报复清单,爱尔兰贸易部长西蒙·哈里斯的电话不断涌向谢夫乔维奇,恳求保护本国制药与牛肉产业。这种妥协迅速被特朗普捕捉为弱点——当英国5月接受10%基准关税时,欧盟的谈判空间已被拦腰斩断。
冯德莱恩的鸽派路线与贸易总司长萨比娜·韦扬德的强硬立场在布鲁塞尔走廊激烈碰撞。这位曾用铁腕应对英国脱欧的悍将力主启动“贸易火箭筒”反胁迫工具,93亿欧元的预备性报复清单却在成员国拉扯中缩水。
而特朗普的街头战术屡试不爽:4月用威胁砍掉欧盟50亿欧元反制筹码,7月又撕毁幕僚达成的协议。当欧盟技术官僚恪守规则手册时,白宫已将单边主义玩成屠刀。
更深的枷锁来自大西洋彼岸的安全依赖。“他精确测出我们的痛阈,”布鲁塞尔外交官目睹东欧国家因恐惧北约解体而退缩。
当特朗普放话切断乌克兰军援,冯德莱恩最终压下了韦扬德的报复方案——欧亚集团分析师穆杰塔巴·拉赫曼道破天机:“委员会贸易部门看见的是关税战,主席眼里的却是地缘政治核爆。”
这场较量揭穿了贸易场最残酷的真相:当强权决心改写规则,任何谈判桌都只是投降仪式桌。欧盟用监管自主权的空头支票换来15%的钢印,而特朗普的压路机已碾向下个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