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伸阅读
黄仁勋链博会称:物理AI引领下一波智能革命
马斯克的AI伴侣:44万美元年薪背后的冒险实验
OpenAI的自动驾驶野心:特斯拉的真正挑战者来了?
机器人和AI Agent 时代快到来了么?
在优必选最新公布的演示视频中,Walker S2人形机器人行至充电站,胸甲应声开启,机械臂精准取出耗尽能量的电池模块接入充电坞,随即换装全新电池单元后自主离开。
这套看似简单的动作背后,是中国机器人产业在7月17日斩获的全球性突破——深圳优必选科技正式发布全球首个具备自主更换电池能力的人形机器人。
企业技术团队向《第一财经》透露:"这标志着服务机器人首次突破能源束缚,理论上可实现24小时不间断作业。"
值得注意的是,这项技术突破恰逢中国机器人产业的政策红利期。近年来政府将机器人与人工智能列为战略产业,构建起从核心零部件到系统集成的完整产业链。
国际评级机构穆迪在当日发布的报告中指出,中国正通过"尖端 AI 与低成本制造的深度融合"重塑全球竞争格局。
而摩根士丹利年初调研数据佐证了这一趋势:全球超半数人形机器人领域上市公司来自中国,这些企业更吸纳了全球风险投资超六成份额。
资本与技术正形成双向赋能。随着伺服电机、机器视觉等核心部件国产化率持续提升,自主换电技术的落地正推动人形机器人跨越实验室与商业化的鸿沟。
优必选工程师表示,该技术将运维成本压缩30%以上,当机器人获得"能源自由"后,医疗陪护、高危作业等场景的应用边界将被彻底打开。据悉下一代产品将融合多模态感知系统,使换电流程适应复杂环境。
产业观察家指出,机器人产业的竞争本质是技术奇点的争夺。当换电动作如呼吸般自然,人与机器的协作便迈入新纪元。中国凭借制造生态与AI创新的双重优势,正在这场关乎未来的竞赛中赢得关键筹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