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资本强力催动AI竞赛,开源技术正成为新战场。杭州“梦想小镇”孵化数百初创,中美差距缩至数月,但效率隐忧与动态技术迭代成最大考验。
当OpenAI在2024年夏天对中国关上其AI系统大门时,中国开发者转向Meta的开源技术,神情平静。仅仅一年后,由中国企业主导的局势已悄然逆转——DeepSeek、阿里巴巴等推出的开源AI系统跻身全球顶级梯队。北京正复刻其在电动车与太阳能产业的成功路径:以举国体制加速技术攻坚。据兰德公司研究员Kyle Chan观察,中国政府正沿芯片、数据中心、能源整条技术链注入资源,构筑全方位支持体系。
这场竞赛的底层逻辑在于核心要素的自主化。过去十年间,中国持续将政策红利导向曾受制于人的高科技领域。当美国政府三度收紧AI芯片出口,尤其限制英伟达产品对华销售时,中国以近千亿美元半导体基金反制。今年4月,国家新增85亿美元专项基金投向AI初创企业,形成政策组合拳。地方政府同步跟进:在阿里巴巴与DeepSeek的根据地杭州,以“梦想小镇”为代表的孵化集群涌现,深度求本创始人贾浩军对此深有体会——企业搬迁至杭州时,地方政府不仅提供250万美元补贴,官员更亲自协调办公与住宿难题,“政府分担10%-15%的早期研发成本,足以改变初创公司命运”。
技术替代成为突围关键。华为与中芯国际加速研发英伟达芯片替代品,尽管当前产品性能存差距且量产受限,但战略意义明确:“被切断供应链时,替代方案能维系产业生命线。”为突破数据瓶颈,政府主导构建“主流价值观语料库”,为AI训练提供合规素材。企业侧则借力本土优势,字节跳动等公司凭借海量用户数据沉淀,开发出适配本土市场的AI模型。
开源生态正升级为战略武器。中国企业主动开放技术护城河:阿里巴巴连推多款开源模型,字节跳动披露110亿美元构筑的AI基础设施细节,百度放弃封闭路线转向开源,华为更在本月加入战局。这种开放策略形成独特引力——全球开发者可自由构建衍生系统,与OpenAI、谷歌的付费高墙形成反差。OpenAI CEO奥尔特曼将竞争定性为“民主AI与威权AI的意识形态之争”,而业界则洞察到更深层博弈:美国企业担忧中国通过开源体系掌握技术标准制定权。对冲基金创始人Kevin Xu点破实质:“开源已成为技术软实力的载体,等同于数字时代的文化输出。”
国家主导模式的阴影亦随之浮现。地方政府各自为政的补贴政策引发初创企业价格混战,政策资源调配难以匹配技术更迭速度——当ChatGPT引爆生成式AI革命时,专注面部识别等传统领域的企业措手不及。更本质的拷问在于:AI作为技术路径快速迭代的新兴领域,举国体制能否复现其在稳定产业(如光伏、电动车)中的成功?这场关乎国家科技命运的豪赌,结局仍悬而未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