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5日,美国华盛顿,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签署行政命令前发表讲话。
Leah Millis | 路透社
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周一签署了一项行政命令---推动处方药本土生产并简化药企建厂流程,以应对即将加征的进口药品关税。
根据白宫的介绍,该命令指示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通过取消不必要的要求、简化审查以及与国内制药商合作“在设施投产前提供早期支持”等方式,缩短在美国批准生产工厂所需的时间。
白宫还指示该机构提高对外国生产厂的检查费用,加强海外生产商对活性成分来源报告的执行力度,并考虑将不合规的工厂公开列名。
白宫估计,目前建立新的药品生产能力可能需要5到10年的时间,并称“从国家安全的角度来看,这是不可接受的”。
特朗普在概况介绍中说:“美国不希望从其他国家购买药品,因为我们希望在我们陷入战争或者遇到问题的时候,美国能够自己生产药品。美国将通过未来投资彻底实现医疗供应链本土化,在国内生产药品、医疗用品及疗法。”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马蒂-马卡里(Marty Makary)周一告诉记者,这项命令将使FDA能够以同样的资源对新的生产基地进行更多的检查。他说,FDA还将加强对外国药品生产设施的检查,并宣布---美国从此对生产设施实行突击检查。
马蒂-马卡里说:“美国药品有这样一个疯狂的检查机制,美国制药商要经受住各种检查,而外国制药厂在计划访问中会轻松很多,所以我们则要进行突击检查。”
特朗普还指示环境保护局加快建设与生产药品及其成分相关的设施。
此外,该命令还要求联邦机构为国内药厂许可证申请指定专人协调,并需要获得白宫预算办公室的支持。
这项命令是在特朗普计划对进口到美国的药品征收关税之前发布的。
这些潜在的征税---以及与总统建立友好关系的努力---已经推动了礼来(Eli Lilly)、强生(Johnson & Johnson)和艾伯维(AbbVie)等制药商的新一轮在美国国内生产投资的浪潮。
特朗普周一告诉记者,他将在未来两周内宣布针对药品的关税。
美国政府曾在4月份透露,已开始对某些药品的进口如何影响国家安全进行所谓的232条款调查---此举被广泛视为对药品征收关税的前奏。
一些制药公司已经开始反击特朗普的计划了。例如,辉瑞公司首席执行官阿尔伯特-布尔拉(Albert Bourla)上周表示,关税威胁阻碍了该公司在美国进一步投资研发和生产。
近几十年来,美国制药业的生产已大幅萎缩。据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称,药品中大部分所谓活性成分的生产已转移到中国和其他国家,这主要是由于这些国家的劳动力和其他制药环节的成本较低。
根据咨询公司安永的分析,仅在2023年,美国就进口了2030亿美元的医药产品,其中73%来自欧洲,主要进口国家是爱尔兰、德国和瑞士。
数据和分析公司GlobalData在4月发布的一份报告中指出,重设生产基地有助于提高药品供应链的稳健性,降低供应链中断的风险。
但GlobalData补充表示,这可能会提高生产成本和药品价格,从而引发人们对自己药品负担能力的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