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本性
凡是商人,有两个特征是非常明显的,一个是逐利,一个是成就感。前者很好理解,这是他们的本质,后者所说的成就感与高调、低调无关,他们喜欢享受成功,无论是短暂的,还是长期的获得感。
国家也是如此,当今世界商业气息最浓的就是美国,也因此他成为了全球第一大经济体100多年都不嫌腻,你会发现一个世纪以来,所有的政治、经济、军事的战略演变都是如此,包括两次世界大战,还是这个本性。
当然,作为美国“公爹”的欧洲,包括资本主义文化“奴隶”的日本,他们也有类似的特征,但相对而言除了逐利以外,傲骨还是比美国多的。
例如,现在国内有很多学者对于美国压制中国成为世界GDP的NO.1判断都是:二十年内山姆大叔对我国的态度演变——美自认为最强,压制煎熬时期,最后一击中国你厉害,咱们做朋友吧。
既然美国是商人的“集合体”,也解释了商人可以做总统的现象,当然即便是其他人也都是华尔街、硅谷选出来的利益代表。因此,美国也有商人的两个典型特征——逐利、成就感。
暴露无遗的“无商不奸”
目前为止逐利最“享誉”世界的就是全球充斥美元后的美联储收割,不到30年的时间里(以1995年美国推行强势美元为时间点),货币供应从3.6万亿美元增加到22万亿美元,近7倍的涨幅。
这些钞票有的是商品交易,有的是金融投资,充斥在世界各个角落,而美联储(FED)每一次的利率提高都将上万亿的美元资本财富带回美国。
当然算下来,除了这次,FED也就加了三次息,但是要知道每一次财富收割的途中美联储又开始印钞撒钱,因此这么些年来,美联储是一边印钞一边收割,相当于“复利式”敛财,所以实际数量要远远高于M2的增量。
值得一提的是,所谓美联储扩表、缩表也只是账面数字而已,因为这不到三十年的时间里,美联储加完息很快就开始降息。
由于快准狠地存在,金融逐利为美国创造了丰厚的财富,其中这些年下来光用在军费上就花了近14万亿美元,然后在全球抢夺财富,这个可是明着来的,虽不及华尔街狠,但也是惨无人道的。
这一次,美国在欧洲来了两个玩法,一个是在美联储加息之前,搞垮欧洲,当然也包括俄罗斯;另外一个不是军事掠夺,面对北极熊,山姆大叔的枪不会随意开的,但还是可以干起70多年的老本行,卖武器。
美元在欧盟收割,这个很容易,无论是财政乱了还是债务危机,甚至地缘政治冲突,源源不断的dollar都会流向美国,尽管政府层面可能不愿意,但是资本家愿意,因为他们去美国也是要赚钱的。
至于乌克兰,拜登“善意”说的各种援助,包括武器,那都不是白给的,乌克兰后来要拿粮食、资源还的。
可惜的是,美国这只小鹰踢到了铁板,要推倒北极熊,这玩意力大无穷,美国还差些火候,金融遏制、资产“盗窃”各种手段用尽了,卢布还是回到了80,考虑到资本外流已经被断,这么来看美国赔了夫人又折兵,通胀越来越恐怖。
根据俄罗斯央行的数据,从2月18日算起,外汇储备已经用了388亿美元,除去冻结的,俄罗斯实际上还能抗住更大的金融波动。
美国针对俄罗斯的真正目的
这话还要从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说起,当年美国被摆了一道,本来2015年加息已经在讨论的路上,欧洲危机美元又能割一波,但是把克里米亚拿走以后俄罗斯不动了。
当然俄罗斯也不是没有损失,卢布汇率从30到了80,此后三年的政府财政都没有盈余。
2018年开始,国际油价有了起色,当年财政盈余440亿美元,一改前三千颓废,这一趋势延续到了2019年继续保持。
当然在疫情爆发初年俄罗斯与世界一样出现了经济萎缩,但是2021年油价又涨到了2018年水平,俄罗斯财政又恢复了盈余。
然后油价一路高涨,俄罗斯越赚越多,这必然引起了美国眼红,因为美国的石油利润相比于俄罗斯远远不如——出口的石油要么是进口以后再加工,要么是页岩油,成本都比俄产石油高。
这么一块香饽饽,美国怎么可能放过,所以美国就是要像2014年一样再收割一次,但是要掌握主动权,所以很早就开始三部俄乌危机,事情发展到今天,美国设想的利益没有得到,所以拜登打算背水一战。
打法很简单,持续六个月,每天100万桶原油疯狂释放,发誓要把油价降到美国可接受的程度,另外鼓励国内的页岩油生产商加大“剂量”。
问题来了,市场已经有了俄罗斯卖印度石油准备按照35美元的价格,要是这么搞,美国就得掂量掂量。
因为现在美国准备降油价,俄罗斯也降价卖,所以未来油价很可能有大的降幅,但是美国要一个底线,俄罗斯则不管不顾了,真要是35美元的价格,美国页岩油要亏死。
所以拜登的目的就是保持利润的同时把俄罗斯挤出市场,对外也喊话不让世界其他国家购买俄罗斯石油,印度前两天不就是被警告了一次。然而,真的要么便宜了到一定程度,哪个石油巨头能不眼红,就连美国自己的把持不住。
根据美国能源署的说法,美国下了俄罗斯石油禁令以后,还是从俄罗斯买石油,而且比禁令以前还买得多,3月初进口达到今年最高水平,下半月后一周比一周买的多。
这么来看,拜登这半年1.8亿桶的原油手段,失败几乎是确定的了,当然俄乌问题的演变,以及和西方的关系变化都是未知的,且看最终谁能更胜一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