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指数 3472.32 0.32%
|
深证成指 10508.76 -0.24%
|
恒生指数 23916.06 -0.64%
|
纳斯达克 20393.13 0.94%
|
日经225指数 39810.88 0.06%
|
陆一夫 站内编辑
3730 文章
5820124 阅读
首页  >  要闻 >  商品 >  正文
申请成为签约作者 >
金银比上破80关口 白银抄底良机已到?
2021年12月16日 06:30    
收藏  
举报

周三,金银比回升至80以上,80盎司白银才能换1盎司黄金,这就意味当前的白银价格过于便宜了。

注:金银比实时突破80达80.6406丨来源:金十数据

注:金银比实时突破80达80.6406丨来源:金十数据

金银比被广泛用于识别金银市场中的超买与超卖:每当比值走高(低)的时候,往往白银(黄金)相对黄金(白银)价值被低估。过高或者过低的金银比都是不可持续的,所以金银比过高会回落,过低会回升。

而通常而言,金银比达到80一般会被视作进入超买的极端区域。在进入该区域后,该比值将有较高概率出现高位回落,一般会被人们视作卖出黄金买入白银的绝佳良机。

早在1792年,当时美国法律规定金银比为15,法国则在1803年规定为15.5,而在1873年废除白银货币地位并建立金本位制之后,银的货币作用减弱,金银比开始逐渐扩大。在近代,金银比的平均水平在40到50之间。因此从历史上看,与黄金相比,白银价格被严重低估。

注:历史上金银比波动走势丨来源:金十数据

注:历史上金银比波动走势丨来源:金十数据

回顾历史,我们发现:当金银比超过75倍时,便是买进白银的最佳时机,而当金银比低于45时,就是卖出白银的最佳时机。

在2019年夏天,金银比飙升至93,在2020年刚开始时甚至超过了100。但随着美联储大幅降息并实行大规模量化宽松政策,金价的上扬带动银价也开始上扬,而在黄金牛市中,白银的表现通常会优于黄金。

在疫情期间,金价上涨了39%,突破2000美元/盎司;同时,银价上涨幅度为147%,价格接近30美元/盎司。当时金银比为64,接近历史正常水平的高位。

如今随着金银比再次扩大,投资者可以为白银的另一次大涨做好准备。

金银比封面

注:金银比丨来源:百度

在当前的货币体系下,金银比和中央银行的货币供应之间似乎存在着某种关联。在央行印钞期间,金银价比往往会缩小。就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美联储采取极端宽松的货币政策,金银比出现暴跌。

目前情况有点不一样,美联储正准备从宽松措施中撤退。美联储在本周FOMC会议上宣布,将提前结束资产购买计划,并暗示将以更快的速度加息。这大幅收紧的货币政策将让黄金和白银在通胀高企的情况下仍旧面临巨大的抛售压力。

但问题是,美联储是否能够成功将利率提高到足以抑制通胀的水平呢?利率上升是否会导致经济崩溃,让美联储重新转向零利率和量化宽松政策呢?

彼得·希夫(Peter Schiff)认为,美联储正在挑起一场不可能胜利的战争。他表示:

“如果美联储真的打算利用调整货币政策来解决通胀问题,那么整个经济就会陷入另一场金融危机,因为不彻底消除泡沫的话,就无法通过加息和收紧货币政策来遏制通胀。

而到了那时,美联储只能放弃抵抗,重新采取宽松措施,并创造通胀,而这会是美联储应对衰退和熊市的唯一办法。但美联储不可能在对抗通胀的同时又制造通胀,这是一场必输的战争,因为对经济造成的附带损害在政治上是不可接受的。

最终,市场会明白美联储所处的困境,黄金和白银的价格将会反弹。”

另外,目前白银的供需动态看起来不错,投资需求正在升高而供应量在下降。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部分白银矿山停产,从而使白银产量下降。白银的产量已经连续4年出现下降,这可能是趁低价买入白银的最佳时机。

声明: 本文由入驻币海编者上传,观点仅代表编者本人,不代表币海财经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请自行判断。
延伸阅读
今年的美元是创1973年来最差记录 1973年发生了什么?
   陆一夫        2025/07/04 06:39
10万元现金买黄金需上报 离了大谱的新规影响与监管逻辑
   敛财居士        2025/07/03 06:40
特朗普要酝酿影子美联储主席 替换鲍威尔推动降息?
   陆一夫        2025/06/26 06:26
美联储撕裂:特朗普关税引发降息分歧
   币海独步者        2025/06/21 04:12
市场预期:鲍威尔离任后美联储将立刻降息
   以太坊信徒        2025/06/16 03:28
白银价格一举升破13年新高 避险资产需求急剧增强
   以太坊信徒        2025/06/06 05:47
关税恐慌情绪波及白银价格,市场低迷银价创八周低点
   陆一夫        2025/04/07 03:56
金价创历史新高似乎理所当然?实际上仍存在不确定性
   陆一夫        2023/04/11 0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