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美国特使史蒂夫·威特科夫和俄罗斯主权财富基金负责人基里尔·德米特里耶夫起草的乌克兰28点和平计划全文已在网上泄露,以下是条款的具体内容:

1. 确认乌克兰主权。
2. 俄罗斯、乌克兰与欧洲签署全面互不侵犯协议,视为解决过去30年所有争议。
3. 俄罗斯承诺不入侵邻国,北约承诺不再扩张。
4. 在美国调停下,俄罗斯与北约展开对话,处理安全问题并推动去军事化。
5. 乌克兰获得可靠的安全保证。
6. 乌克兰武装力量规模限制为60万人。
7. 乌克兰宪法写入不加入北约,北约写入不接纳乌克兰。
8. 北约不得在乌克兰驻军。
9. 欧洲战机部署在波兰。
10. 美国对乌克兰提供安全保证,并包括:
• 美国获得补偿;
• 乌克兰若入侵俄罗斯,保证失效;
• 若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将触发协同军事回应与恢复制裁;
• 若乌克兰无故攻击莫斯科或圣彼得堡,保证失效。
11. 乌克兰拥有加入欧盟的权利,并获得短期市场准入优惠。
12. 全球重建乌克兰方案,包括发展基金、能源合作、基础建设与世行融资机制。
13. 俄罗斯重返全球经济体系,包括分阶段解除制裁、俄美经济合作与重返 G8。
14. 冻结俄资产的用途:
• 1000亿美元用于重建乌克兰;
• 美国获得50%投资收益;
• 欧洲追加1000亿美元;
• 其余被冻结资金用于美俄投资项目。
15. 成立美俄联合安全工作组监督协议执行。
16. 俄罗斯立法确认对欧洲与乌克兰的非侵略政策。
17. 美俄同意延长核武限制条约。
18. 乌克兰保持无核国家地位。
19. 扎波罗热核电站在国际原能机构监督下重启,电力乌俄各分50%。
20. 双方推行教育与文化包容政策,杜绝歧视与纳粹主义。
21. 领土安排:
• 克里米亚、卢甘斯克、顿涅茨克被视为俄方事实控制领土;
• 赫尔松与扎波罗热按现状冻结;
• 俄罗斯放弃其他区域;
• 乌军撤出其控制的顿涅茨克部分,成为俄方的中立缓冲区。
22. 双方不得以武力改变未来领土安排。
23. 俄罗斯保障乌克兰继续使用第聂伯河开展商业活动,并保证黑海粮食运输自由。
24. 人道委员会负责战俘交换、儿童归还、家庭团聚与减轻战争伤害。
25. 乌克兰在100天内举行选举。
26. 所有战争行为参与方获得大赦,不再追责。
27. 协议具有法律约束力,并由特朗普担任主席的“和平委员会”监督,违反者将被制裁。
28. 双方在同意后立即停火,并按协议撤军至约定位置。
这份28条俄乌和平协议草案,乍看之下像一套覆盖领土、安全、能源到社会文化的“大综合协议”,但其真正的性质,更像是一份用政治豪赌包装的地缘重组提案,试图以一次性交易结束战争,却忽视了战争背后最顽固的政治现实。
草案要求乌克兰接受克里米亚与顿巴斯的“事实俄罗斯化”,甚至撤出其仍控制的顿涅茨克部分。而乌克兰一旦接受这份协议,将引爆国内政治危机,更会被质疑是否以主权换取安全承诺,而这在过去的乌克兰政治史上本就极具敏感性。
但这并不说泽连斯基对这份协议会置若罔闻。毕竟,除开战争,乌克兰国内的问题都一大堆,特别是腐败,已经让西方无法再无条件继续支持下去了。近年乌克兰的军事采购腐败、地方政府贪污、援助资金管理不透明等问题接连被曝光。
特别是最近,泽连斯基的亲近人士铁木尔·明季奇被指控策划涉及约1亿美元的能源领域腐败案,开始让西方对“无止境援助是否合理”提出越来越多的质疑。
而部分西方政策圈也认为,如果基辅无法改进内部治理,任何庞大的重建与安全担保架构都难以维持。这种信任赤字,使乌克兰在谈判中丧失部分道义与政治筹码。
对俄罗斯而言,协议在领土、北约不扩张等方面虽有战略性收益,但以冻结资产资助乌克兰、接受国际监督、锁定非侵略框架,则会被莫斯科强硬派视为“战果未达预期却提前缴械”。
俄罗斯的国内政治结构也难支持如此大幅度的制度性让步。至于欧洲,则对该协议明显持保留态度,因为它将安全与经济主导权过度集中于美国,而且监督机制几乎与特朗普个人直接绑定,这让协议在跨越美国选举周期时显得极不稳定。
最关键的问题是,这份草案并非为现实战场而写,而更像是为另一个“假设的战争终点状态”设计。如今俄乌战线仍在拉锯、双方都未出现足以迫使其接受巨大让步的军事或政治崩塌点,因此任何高度结构化、牵涉领土变更与长期秩序重塑的和平方案,都注定与现实脱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