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11月18日至20日先后赴湖北鄂州、咸宁和湖南长沙调研,重点考察货运机场运行及外贸物流、外向型制造、消费品生产等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
调研期间,何立峰强调,尽管外部环境复杂严峻,中国外贸仍保持了韧性和稳定增长,为整体经济提供了重要支撑。他要求有关部门持续推动外贸提质升级,加快高标准物流体系建设,大力支持跨境电商、海外仓等新业态,推进市场多元化,稳住外贸基本盘。

同时,他要求加快“铁公水空”多式联运,显著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坚决破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等障碍,真正建成全国统一大市场,进一步打通国内国际双循环。
在制造业领域,何立峰指出要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强化企业主体地位,加大金融、土地、能源等要素保障,集中力量攻克关键核心技术,提升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要完善法规政策,综合治理低水平重复建设和“内卷式”恶性竞争,引导外向型企业有序“走出去”,实现更高质量的开放发展。
他特别要求各地各部门坚定信心,直面企业实际困难,认真总结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全力以赴完成全年5%左右的增长目标,确保“十四五”圆满收官、“十五五”顺利开局。
这次调研的信号非常明确——中央已经把“稳外贸、强制造、降成本、促统一市场”作为当下最紧迫的组合拳,几乎把今年剩余时间能打的牌都摆上了台面。
何立峰连续三天跑机场、物流园和工厂,亲自听企业诉苦、看真实数据,本身就说明高层对经济下行压力的感知比外界想象的更直接、更焦虑。要求“坚决完成全年目标”“确保十四五圆满收官”,措辞之硬在近年少见,等于给地方和部门下了死命令。

但客观来说,留给今年的时间只剩40天,5%的目标要想完全兑现,难度确实不小。外贸虽韧性尚在,却面临发达经济体需求疲软、保护主义抬头、运价波动等多重压力;国内消费复苏仍偏温和,制造业投资虽有起色,但企业信心和盈利修复还需要时间。好在宏观政策空间依然充足,跨境电商、海外仓、多式联运这些方向都抓得准、见效快,如果能迅速把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打通,四季度冲刺并非没有希望。
更长远看,这次调研把“整治内卷式竞争”和“全国统一大市场”并列提得如此之重,实际上是在为“十五五”布局——只有把低效无效供给挤出去,把市场壁垒真正拆掉,新质生产力才有成长空间,中国经济才能从“量的积累”真正转向“质的飞跃”。
所以,这不妨乐观一点:短期拼全力保5%,中期靠改革破内卷,长期靠科技和开放赢未来。只要执行不打折扣,这“三步走”是可以跑通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