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指数 3493.05 -0.13%
|
深证成指 10581.8 -0.06%
|
恒生指数 23892.32 -1.06%
|
纳斯达克 20418.46 0.03%
|
日经225指数 39821.28 0.33%
|
陆一夫 站内编辑
3742 文章
5838961 阅读
首页  >  要闻 >  经济数据 >  正文
申请成为签约作者 >
中国6月PPI继续扩大降幅 经济通货紧缩压力持续
2025年07月09日 02:28    
收藏  
举报

中国经济在2025年6月显示出通货紧缩的持续压力,特别是生产者价格指数(PPI)和工业利润的下降对制造业前景构成挑战。以下是对数据的分析以及对中国制造业前景的看法:

1. 通货紧缩压力持续

CPI表现:6月份CPI同比上涨0.1%,结束了此前下降趋势,但涨幅微弱,显示消费需求复苏乏力。环比下降0.1%,表明短期内价格压力仍然存在。核心CPI(剔除食品和能源)同比上涨0.7%,显示服务和非食品消费领域有一定韧性,但整体需求疲软,上半年CPI同比下降0.1%,反映出通缩风险尚未消退。

PPI持续下滑:PPI同比下降3.6%,降幅较上月扩大0.3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4%,显示工业品价格持续低迷。这与工业利润下降相呼应,表明制造业企业面临收入和盈利能力双重压力。

2. 工业利润与PPI下降的原因

需求不足:国内外需求疲软是PPI下降的主要原因。全球经济复苏放缓、出口市场需求减弱,以及国内消费复苏缓慢,导致工业品价格持续承压。

产能过剩:部分行业(如钢铁、化工等)长期存在产能过剩问题,供过于求进一步压低价格。

成本传导受阻:尽管原材料价格有所波动,但下游需求不足使得企业难以将成本压力传递至终端价格,导致利润空间被压缩。

3. 制造业前景分析

挑战:

盈利能力下降:PPI连续下降反映出工业品价格低迷,企业销售收入减少,利润率进一步承压。特别是中小企业,可能面临现金流紧张甚至破产风险。

投资意愿减弱:利润下降会抑制企业对新设备、技术研发和产能扩张的投资,可能导致制造业长期竞争力下降。

外部不确定性:全球经济环境复杂,贸易保护主义、供应链重构等因素可能进一步削弱中国制造业的出口竞争力。

机遇:

政策支持:数据中提到“扩内需、促消费”政策持续显效,表明政府在通过财政和货币政策刺激经济。未来可能进一步加大对制造业的扶持力度,例如减税降费、专项贷款或产业升级补贴。

产业升级:通缩压力可能倒逼企业加快技术创新和数字化转型,聚焦高端制造、新能源、绿色技术等领域,以提高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服务消费韧性:核心CPI的回升和服务价格上涨0.5%表明消费结构正在变化,制造业可通过与服务业的融合(如智能制造、定制化生产)寻找新的增长点。

4. 展望与建议

短期:制造业需应对通缩压力,优化成本结构,探索内需市场(如农村消费潜力)。政府可能需要进一步出台精准政策,例如定向降准、消费券或基础设施投资,以提振需求。

长期:制造业应加速向高附加值领域转型,加大研发投入,提升全球供应链中的地位。同时,关注绿色经济和数字化转型趋势,利用政策红利(如碳中和相关补贴)实现可持续发展。

风险点:若PPI和工业利润持续下降,可能导致就业压力上升和经济活力进一步减弱,需警惕系统性风险。

总之,中国制造业在通缩压力下前景充满挑战,但通过政策支持和产业升级,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关键在于平衡短期稳增长与长期结构调整,增强内需驱动和全球竞争力。

政策持续扩内需、促消费,为制造业提供喘息空间。政府或将加大减税、专项贷款等支持,制造业可借机加速技术创新与数字化转型,聚焦高端制造、新能源等领域,提升竞争力。服务消费增长也为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开辟新路径。短期需优化成本、挖掘内需潜力,长期则应推动产业升级、绿色发展,以应对通缩压力并增强全球市场地位。若PPI持续低迷,可能加剧就业与经济活力风险,需警惕。

声明: 本文由入驻币海编者上传,观点仅代表编者本人,不代表币海财经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请自行判断。
延伸阅读
本周重磅!“关税”大限、中国CPI及美联储纪要
   币海独步者        2025/07/07 00:44
中国的二手奢侈品行业愈发艰难 还要持续多久?
   以太坊信徒        2025/06/16 03:18
本周重磅!中国经济数据 超级央行周来袭
   币海独步者        2025/06/16 01:00
中国房地产五月继续下挫,百大房企销售跌穿3000亿
   陆一夫        2025/06/03 05:59
贝莱德比特币ETF创两周最高资金流入
   鲁克        2025/05/22 05:50
中国12月CPI接近零 通缩阴影挥之不去?
   币海独步者        2025/01/09 0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