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摩根大通(JPMorgan)统计,人工智能(AI)相关债务规模已攀升至 1.2 万亿美元,在投资级债券市场中稳居规模最大的板块。
摩根大通分析师纳撒尼尔・罗森鲍姆与埃里卡・斯皮尔在最新报告中提到,人工智能企业在高评级债券市场的占比已从 2020 年的 11.5% 提升至 14%,这一比例已超越美国银行业 —— 该板块在摩根大通美国流动性指数中的占比为 11.7%。
分析师团队筛选出 75 家与人工智能领域高度关联的企业,覆盖科技、公用事业及资本货物等行业,甲骨文(Oracle)、苹果(Apple)与杜克能源均在列。报告指出,这些企业中不少是债务发行领域的 “主力军”;尤其科技企业,不仅现金流充裕,净债务水平也处于低位。此外,该类企业的债券利差为 74 个基点,较摩根大通美国流动性指数的整体利差低 10 个基点。
分析师在报告中表示:“人工智能企业的相关债务虽呈快速增长态势,但利差收紧具备合理支撑。” 他们解释,这类企业多为高资质发行主体,要么现金流充足、杠杆率低,要么监管合规性强 —— 这些特质共同为其债券的优异表现奠定了基础。
自三年前 ChatGPT 开启人工智能 “现代时代” 后,人工智能相关企业的股价估值便持续走高,背后原因在于投资者急于布局这一有望重塑全球经济格局的技术赛道。不过市场也存在担忧:由于这些科技巨头的估值已处于高位,一旦其盈利出现波动回调,就可能引发范围更广的抛售现象。
债券投资者同样在积极抢占这一市场机遇。上月,甲骨文发行了 180 亿美元债券 —— 这是今年规模第二大的高评级债券发行交易,而投资者的申购需求高达近 880 亿美元。与此同时,银行及私募信贷机构也在争相敲定债务协议,为大型数据中心的建设提供资金保障。
作为华尔街规模最大的高评级债券承销商,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预测,未来几年,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将带动全球债券发行规模扩大。
分析师指出:“人工智能相关资产的火热上涨,已引发信贷投资者的顾虑 —— 他们担心若该领域出现下行,可能会对信贷市场产生连锁反应。但从基本面角度分析,这些担忧缺乏支撑。”
不过分析师也补充表示,鉴于人工智能相关企业的债券利差已处于收紧状态,若该领域企业股价出现抛售潮,大概率会传导至信贷市场。此外,若这些企业在债务到期前,将手中的现金流投入资本支出或并购交易,也将带来一定风险。
他们进一步建议:“我们认为,选择性构建信用违约互换(CDS)空头头寸具有合理性,这可作为成本更低的尾部风险对冲工具,为跨资产投资组合提供风险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