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北京和上海陆续调整非核心区域的购房限制后,深圳也在近期跟进,进一步放宽了相关规定。至此,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这四大一线城市已在非核心区全面取消了严格的限购措施。
业内专家分析认为,这种政策调整短期内可能激发部分潜在购房需求,但整体房地产市场要想实现彻底反弹仍面临挑战。预计未来北京、上海和深圳的限购规则还会继续优化。
上周五(9月5日),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联合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分行发布通知,从次日(6日)起,在罗湖、宝安(除新安街道外)、龙岗、龙华、坪山和光明等区域,符合资质的家庭购买商品房将不再受套数限制。
符合条件的群体包括本地户籍家庭,以及在购房前已缴纳满一年社保或个税的外地家庭。而那些此前不符合要求的购房者,在这些区域内最多可购买两套房产。
这一变化意味着,深圳仅剩南山、福田以及宝安的新安街道继续维持较为严格的限购。在其他地方,即使是外地居民没有本地社保,也能入手最多两套住房。
从8月底开始,北京和上海已先后推出类似举措:北京在五环以外不设购房套数上限,但需社保满两年;上海在外环以外放宽要求,仅需社保满一年。
作为另一大一线城市,广州早在去年9月就已完全取消限购。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表示,深圳此次调整与北京、上海的举措大体相似,但深圳的宽松度更高,因为即使没有社保的外地家庭,也能在非核心区买到两套房。
严跃进提到,上次深圳放松限购时,新房交易活跃度显著提升。而且,非核心区的房产性价比相对较高,因此新政策实施后,预计会进一步释放购房需求。
广州中原地产项目部总经理黄韬在接受《联合早报》采访时指出,这次调整是根据当前市场数据和实际情况做出的,能为本地楼市注入活力。同时,一线城市的动向往往会影响全国房地产走势。
据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数据,8月25日新政落地一周内,上海新房成交面积达17.2万平方米,是近九周峰值,环比上涨7%。8月整体二手房成交1.75万套,环比增4%,同比增11%。
深圳房地产中介协会的统计显示,今年4月到8月,新房月成交量持续环比下滑,8月仅成交1352套,环比降13.4%,同比降52.8%。
黄韬观察到,新政出台后的两天内,深圳交易数据有所回暖。“原本无法入市的群体现在能加快行动;不过,那些还在观望的买家,不会仅仅因为政策就立刻下手。”
他还强调,以前楼市政策的效应能持续数年,但如今往往只维持三个月。他认为,现阶段的措施还不足以扭转大局或保持长期效果。按当前态势,除广州外,其他一线城市的限购很可能还会逐步放开。
黄韬补充道:“在经济深度转型和国际环境多变的背景下,人们感受到的不确定性仍很强。真正化解房地产难题,还是要依赖整体经济复苏。”
一线城市限购松绑反映出政府在平衡经济增长与市场稳定的努力,但正如分析师所言,短期刺激难以解决根源问题,如高房价、债务压力和信心不足。长远看,如果伴随更广泛的经济刺激措施,这类政策可能有助于楼市软着陆;否则,仅靠局部调整恐难避免更深的调整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