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平曲线
新冠肺炎现在已经成了大流行病。它无法被消除。但我们能做的是减少它的影响。
有些地区在这方面堪称楷模。其中做得最好的就是台湾,它与中国大陆的联系极为紧密,但至今的确诊病例仍不到50例。下面的这篇论文阐释了他们早期采取的所有措施,重点在遏制措施。
虽然台湾已经能够控制住新冠病毒,但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缺乏这种专业知识,所以做不到。现在,台湾正在实施一项不同的措施:风险规避。他们需要让这种病毒尽可能的少感染新患者。
如果我们尽可能地减少感染,我们的医疗系统将能够更好地处理现有病例,降低致死率。而且,如果我们把这项措施逐渐深化,就会达到社会上其他未被感染的人群都可以接种抗体的程度,从而完全消除感染新冠病毒的风险。所以我们的目标不是消除冠状病毒的传染。而是推迟传染。
为什么在新冠病毒防疫早期采取行动如此重要
我们推迟感染的病例越多,医疗系统就越能发挥作用,死亡率就能越低,在被感染之前接种抗体的人口比例就会越高。
所以,我们要怎样压平这个曲线呢?
扩大社交距离
我们可以做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那就是:扩大社交距离。
如果你往前回顾一下武汉那张大事件时间线图表,应该会想起,武汉一封,病例就减少了。这是因为人与人之间没有了互动,病毒也没有了传播途径。
目前的科学共识是,如果有人咳嗽,新冠病毒可以在2米内传播。否则,飞沫就会落到地上,而不会感染你。
最糟糕的感染是通过物体表面传播的:新冠病毒会在不同的物体表面,如金属、陶瓷和塑料上最多能存活9天。这意味着像门把手、桌子或电梯按钮这些东西都可能成为可怕的传染媒介。
真正能减少这种情况的唯一方法就是扩大社交距离:让尽可能多的人呆在家里,直到疫情结束为止。
这种方法在过去已经被证明是有效的。那就是1918年的大流感。
吸取1918年大流感的教训
图19:1918年大流感的死亡率
你可以看到,因为费城没有迅速采取行动,所以创下了最高的死亡率。相比之下,圣路易斯则完全相反。
再看看丹佛,它一开始也制定了一些措施,但后面又放松了。所以它有两个峰值,且第二个比第一个高。
图20:1918年大流感时期丹佛的超额死亡数
如果概括一下,就会发现:
图21:肺炎和流感的总超额死亡数
这张图表显示,对于1918年大流感在美国境内的爆发,每个城市有多少人死亡取决于采取措施的速度。例如,像圣路易斯这样的城市,早了匹兹堡6天采取措施,所以前者的的死亡率不到后者的一半。平均而言,提前20天采取措施使死亡率减少了一半。
意大利终于也终于意识到这个问题了。他们先是在周日(3月8日)封锁了伦巴第大区,一天后,在周一(3月9日),他们意识到这是个错误,改而决定封锁整个国家。
希望我们能在未来几天看到好消息。然而,这将需要一到两周的时间来观察。还记得武汉的图表吗:从宣布封锁到官方病例(橙色柱子)开始下降,中间有12天的缓冲期。
点击关注币海启行微信公众号,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