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周一),伊比利亚半岛及法国南部发生的大停电引发了关于可再生能源的激烈争论。
反对者指责风力涡轮机和太阳能发电厂是停电元凶,而支持者则将矛头指向核电站,声称风能和太阳能实际上帮助重启了电网。然而,这场争论忽略了欧洲能源问题的根本原因。本文将从经济视角剖析欧洲电力市场和电网功能失调的深层问题。
电力市场的本质
电力作为一种商品,在公开市场上买卖,但其特殊性在于生产后必须立即售出,没有库存或储备需求。电力市场的供给即为实时生产,因此不仅要求供需平衡,还需实际生产与需求精准匹配,以维持电网稳定。电网运行的核心在于在狭窄范围内持续平衡供需。
西班牙停电的直接原因是电网频率骤降,跌破最低阈值。
电网运营商通常倾向于选择安全、可预测的能源(如核能和煤炭)以确保稳定供应,并依赖可快速启停的边缘能源(如天然气或可再生能源)应对意外需求波动或供给短缺。
此外,核能和燃煤电厂因其固有的惯性,能够自动抵消频率突变,起到“同步”电网的作用。可再生能源理论上也可承担同步功能,但在欧洲能源市场中并未扮演这一角色。由于核能和燃煤电厂难以快速调整出力,天然气和可再生能源常作为备用容量。
欧洲电力市场的绿色能源困境
可再生能源的核心问题是其不可预测性,发电完全依赖天气条件。
然而,可再生能源如今在许多欧洲国家占据主导地位。以西班牙为例,4月16日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超过国内需求的100%。这如何实现?技术上,非可再生能源仍负责电网同步,可再生能源的高占比并未改变这一现状。但令人费解的是,本应作为边缘能源的可再生能源为何在西班牙乃至欧洲占据主导?
欧盟宣称其电力市场是自由市场,仅由布鲁塞尔官僚制定基本规则。然而,事实远非如此。
欧洲电力市场采用“优先级排序”或“按清算价支付”机制,供应商根据生产成本竞标,需求方必须优先购买最便宜的能源,直至满足全部需求,所有供应商则按边际价格获利。
可再生能源因无需燃料,生产成本几乎为零,因而成为最便宜的能源。这导致可再生能源投资者获得巨额暴利,解释了欧洲可再生能源产能的激增——只要价格能覆盖资本和维护成本,投资便有利可图。
可再生能源的阴暗面
尽管可再生能源的生产成本为零,理论上运营商会优先购买以降低成本,但电网运营商不仅追求最低输入成本,还需确保电网运行高效、成本低且具韧性。可惜,可再生能源与这些目标相悖。
西班牙停电凸显了可再生能源缺乏韧性的问题。
当电网危机发生,主力电厂的惯性不足以稳定频率时,需立即增加输出的替代能源。可再生能源本可胜任这一角色,因其出力可快速提升。然而,欧洲电力市场的机制导致风能和太阳能几乎总是满负荷运行——运营商被迫接受所有可再生能源,供应商也因任何正价格都有利可图而全力生产。因此,危机发生时,可再生能源几乎没有备用容量。由于核能和燃煤电厂无法迅速增产,唯一选择只剩天然气。
然而,天然气是成本最高的发电来源之一,尤其自欧盟所谓的“俄罗斯对乌克兰的侵略战争”以来,天然气价格高企。在可再生能源主导市场时(如停电前的西班牙),天然气电厂因电价被压低而停止发电,甚至因预期低价持续而关闭设备。
西班牙能源专家安东尼奥·图里尔(Antonio Turiel)指出,当停电发生、主要供电来源突然中断时,几乎没有备用容量可用。行业消息人士也向路透社表示,缺乏稳定的同步电源是关键问题。一旦同步电源的初始稳定能力耗尽,停电不可避免。
然而,问题不在于天然气电厂管理者的“贪婪”,而在于可再生能源供应商在市场机制下的暴利行为。
结论
欧洲能源市场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化,而是一个充满干预的市场。欧盟通过强制优先购买可再生能源的定价机制,推动了电网的洲际整合和可再生能源的激增。西班牙总理桑切斯否认核能不足是停电原因,这在某种程度上正确——真正责任在于布鲁塞尔和马德里政客及官僚对可再生能源的意识形态执着。
干预不仅使欧洲电价高企,还让电网脆弱不堪。西班牙停电或许是极端案例,但只要可再生能源以这种方式被强加于系统,类似事件恐将频发。欧洲能源市场的未来需直面干预的代价,重塑更具韧性和效率的电力体系。
标签:干预主义、官僚主义与监管、欧洲
来源:Mises Wire 作者:Kristoffer Mousten Hansen
日期:2025年5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