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0年全球新冠疫情爆发以来,随着美联储在短期内出现极端性的放宽和紧缩动作,伴随着美国高通胀水平,世界各国央行开始对美元信用产生疑问,近期,一些国家的领导人喊出“去美元化”口号,这一呼声正在成为主流。
洛克菲勒国际主席Ruchir Sharma(夏尔马)表示:的的确确,世界各地的中央银行正在从美元转移注意力,将注意力转向黄金作为避险资产。
Sharma(夏尔马)上周周日在英国《金融时报》上写道 :“黄金价格在过去六个月飙升了20%,但这一需求并非来自普通买家,或者类似于之前那些寻求对冲通胀和低实际利率的大小投资者,而是来自一些‘重量级买家’,例如各国的中央银行,这在目前美国迫在眉睫的债务违约预期已经持续侵蚀美元信用和价值的环境下更是加快了美元从王冠上跌落的进程,加剧消耗全球各地的人们对美元和美国国债的信任。
各国监管机构正在大幅减少其美元持有量并寻求安全的替代方案,各国央行现在占全球月度黄金需求的33%创纪录,并且黄金购买量的增加比1950年有数据以来的任何时候都要多。
Sharma(夏尔马)还补充道:
“这种对黄金的购买热潮帮助将金价推高至接近历史最高水平,比基于实际利率的模型所暗示的高出50%以上,显然,一些新兴国家经济体正在推动金价上涨。”
Sharma指出,购买黄金的前十大央行买家中有九个是发展中国家,包括俄罗斯、印度和中国。
“并非巧合的是,这三个国家正在与巴西和南非就创建一种新货币体系来挑战美元,这些金砖国家正在联手在贸易结算中去美元化,减少美元使用,当然他们也在共同拥抱黄金,好像要开历史倒车,回归到金本位体系中。”
他们将对黄金的喜爱归因于美国及其盟国(西方经济体)施加的越来越大的制裁压力,目前多达30%的国家正在面临西方经济体各种各样的经济制裁,这一比例甚至高于1990年代初期的10%。
因此,作为世界上最古老和最传统的资产——黄金,现在成为了这些新兴国家央行反抗美元的工具,一些国家在看到俄罗斯资产在国外被冻结并且该国被切断与SWIFT全球金融报文系统的联系后,开始寻求替代方案。
夏尔马写道:“西方经济体在俄乌冲突后对俄罗斯的后续制裁,让许多非美国盟友的国家恍然大悟,他们都有可能成为被经济制裁的目标。”
这位专家表示,美国将制裁视为“无成本对抗俄罗斯的方式”,但实际上,美元的武器化对华盛顿来说是有代价的,因为即使是泰国和菲律宾等盟友也开始寻求反制裁的备用方案。
1、去美元化的真相:全球去美元化远没有想象得那么顺利
“去美元化”是一个长期和复杂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它涉及到多个国家或地区之间的政治、经济、金融、法律等方面的协调和合作,也面临着很多挑战和困难,如美元在国际贸易和金融中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其他货币缺乏足够的流动性和可兑换性,以及美国可能采取反制措施等。
无论是人民币国际化还是去美元化都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根本不是几年甚至十年内能有突破性进展的事情,美元替代英镑霸权地位用了几乎半个世纪的时间,还经历了两次全球范围内的世界大战,这才有了现在的局面。
2022年全球货币支付占比美元占41.8%,欧元占36.3%,以美国领导的西方经济体依然在这一金融领域上占据着绝对领先的地位。
图:全球货币支付占比出炉:美元占41.8%,欧元占36.3%,西方经济体货币依然占据绝对地位
2022年11月、12月和2023年1月的全球各国持有美债余额分别是7.27万亿美元、7.32万亿美元和7.40万亿美元,连续三个月增加,并不是一些媒体所鼓吹的全球无脑卖出,
2、美国不会蠢到坐视“去美元化”
作为最通行的世界货币,美元在执行世界储备货币职能过程中,给美国带来了诸多经济利益,由此而形成的美元霸权成为美国维持全球霸权的重要基石,甚至可以帮助美国收割全球财富,所以美国不会对“去美元化”现象无动于衷。
按照历史经验,美国会采取各种手段来维护美元霸权,其中最常规的包括政治、经济、金融等方面。比如,美国此前通过与沙特等产油国达成协议,确保石油以美元计价和结算,形成“石油美元”;美国通过《芯片与科学法案》,大力扶持本土芯片产业,试图控制全球芯片产业链,形成“芯片美元”;美国通过与日本、欧洲等盟友合作,推动全球货币体系的改革,阻碍其他货币的崛起。
除了政治和经济手段,美国还可能运用军事等非常规手段保护美元霸权。
总得来说,去美元化不会一蹴而就,而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国际主要交易黄金依然还是以美元结算,若一些新兴国家央行仅仅买买黄金,就能实现去美元化,就能毁灭美国一个世纪所建立起来的美元信用,就能立马抹掉以美国领衔的西方经济体80%以上的国际贸易货币支付占比,那似乎毁灭美元等不到今天,美元和美国经济应该早就毁灭了。
忽悠、愚弄会让民众盲目自信,根本搞不清楚真实的状况从而产生狭隘的想法、极端的观点,这才是最可怕的事情。这是无知造成极端的典型例子,长此以往民众在面对国家出台的部分政策时会出现曲解意图的情形,在不知不觉中站在国家的对立面,最终导致亲者痛仇者快,谁愿意看到这样的局面呢?毫无疑问是那些不希望中国崛起、中华民族实现复兴的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