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对中国征收145%关税,曾经在中美贸易领域激起千层浪。如今,首批受此关税影响的中国产品集装箱已缓缓驶入美国港口。
关税生效后,七艘满载超过1.2万个集装箱的船只从中国出发,顺利抵达美国加州洛杉矶和长滩港。后续几天,预计还有五艘类似船只接踵而至。
这些集装箱内的货物种类繁多,涵盖家居用品、服装、家具等日常用品,还有冰箱、油炸锅等电器,甚至包括鼠标垫、书架等各类杂项。
像亚马逊代表卖家进口的商品丰富多样,拖拉机供应货物包含便携式鼓扇、园艺工具等,家得宝的灯具和吊扇也已完成海关手续。
此外,从宜家家具到 Speedo 泳镜,从三星的各类零部件到拉夫·劳伦的毛衣,众多品牌的产品都在这批受关税影响的货物之列。
面对关税带来的“明显的不确定性”,众多企业纷纷采取行动。Tractor Supply 积极与供应商和供应链合作伙伴沟通协作,努力应对关税冲击,同时密切关注宏观经济因素对客户的影响。
亚马逊表示正与销售伙伴携手,支持他们适应多变的环境,力求为消费者维持丰富的商品选择和实惠的价格。家得宝虽处于静默期,但也表明会与供应商共同关注局势,致力于为客户争取价值。
然而,贸易局势依旧迷雾重重。就在周五关键贸易谈判前夕,特朗普表示愿意将对华关税降至80%,但在众多企业眼中,这一税率依旧高悬,压力不减。
SEKO Logistics 全球首席商务官 Brian Bourke 指出,客户对复杂的关税条款一头雾水,难以厘清条款如何叠加或相互抵消。这种混乱局面使得企业不断调整业务规划,许多决策被迫搁置。
不少企业在关税公布前就已完成产品定价与销售,面对新关税条款的快速出台、力度加大和数量增多,已售商品的定价无法更改,这无疑给企业带来巨大困扰。
自4月初关税宣布以来,中美贸易的物流运输遭受重创。从中国前往美国的货船和集装箱数量锐减,4月和5月,亚洲—北美西海岸和亚洲—北美东海岸贸易航线上多达90个航班取消,其中海洋联盟就占了48个。
物流供应商和海运承运商透露,预订量下降了30%至50%。美国主要集装箱港口的进口货物预计将出现自2023年以来的首次同比下降。
为应对货运量减少,远洋运输公司纷纷调整策略。船舶航行次数明显减少,不少公司选用小型船舶运输贸易。据 Sea - Intelligence 数据分析,MSC 的集装箱运力同比下降了28%,海洋联盟的集装箱运力同比下降了26%。
随着托运商完成必需品库存进口,他们大多对供应链采取“观望”模式,持续取消来自中国的订单。这一举动引发美国各界对产品短缺和货架空置的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