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10月下旬的金融市场中,表面上的平静掩盖了深刻的脆弱性。股票市场看似稳定,但突发波动性飙升揭示了潜在风险;加密资产如比特币在市场混乱中表现疲软,而黄金则一度飙升至新高。
这种分歧不仅反映了投资者心理的转变,还突显了流动性短缺的问题,导致资金在不同资产间轮动,寻求避险与机会的平衡。基于近期市场动态,我们可以看到资本市场和加密市场正面临资金流入放缓的挑战,避险行为转向传统资产,而资产轮动则推动某些领域意外上涨。
加密市场的流动性压力与比特币的挣扎
比特币作为“数字黄金”的叙事在近期市场动荡中面临考验。10月中旬,比特币价格在111,000美元至114,000美元区间盘整,显示出下行压力和日内压缩迹象。尽管早些时候反弹,但它未能跟随黄金的上涨路径。目前,比特币价格已攀升至约114,987美元,24小时内上涨3.22%。然而,这种回升发生在更广泛的流动性紧缩背景下。机构资金流入现货比特币ETF放缓或逆转,导致市场失去关键买家。杠杆头寸和衍生品交易放大波动,当价格不利时触发自我强化清算循环,进一步摊薄流动性。
与此同时,山寨市场市占率下降15%,伴随交易所流入激增和稳定币流动性减弱,暗示更多下行风险。这种资金缺乏源于加密市场的结构性问题。交易集中在少数场所,流动性提供商容易在压力下撤退,导致点差扩大和价格跳空。投资者将比特币视为高贝塔投机资产,而非纯避险工具,尤其在地缘政治紧张和监管不确定性加剧时。头条新闻风险, 如特朗普发利空消息冲击市场,,以及大所(如BI 安的内部流动性引发的闪崩,进一步放大冲击影响,全网CEX 爆仓200多个亿美元,这些因素推动资金外流。
美股市场的表面稳定与潜在脆弱性
美股市场同样表现出流动性困境的迹象。尽管标普500指数在10月16日仅下跌0.6%,但芝加哥期权交易所波动率指数(VIX)飙升至六个月高点,这种反应幅度超过2024年8月恐慌、2018年“波动末日”以及2008年雷曼危机。期权卖方在市场下跌时回购头寸,推动VIX进一步跳升,而非源于真实经济担忧。
杠杆交易所交易基金(ETF)已成为新风险源头,其全球市场价值达1600亿美元,其中前10只股票占65%。这些基金每日再平衡,尤其在波动率高时,可能在收盘附近买卖相当于正常交易量100%至200%的股份,影响价格并创造负面反馈循环。银行面临3000亿美元股票风险敞口,加上“跳空风险”——如公司破产导致2x杠杆基金损失翻倍。近期事件显示,即使在平静市场中,突发恐惧爆发也源于交易所交易产品的巨大增长:一方面,卖期权基金抑制波动;另一方面,杠杆基金放大再平衡效应。
这种脆弱性反映了更广泛的流动性短缺。当多资产流动性变薄时,价格波动加剧。投资者通过复杂衍生品缓解风险,但这并未消除系统性隐患,尤其在美联储利率预期变动下。
2025年的去美元化和贬值交易的避险情绪,让资金流入金银,美债和加密,资产轮动上涨
在流动性缺乏的环境中,避险行为成为主导。市场混乱引发经典「飞向安全」(资金逃向安全资产)、股票杠杆风险触发卖出,资金涌向债券和黄金,令黄金价格一度突破4100美元/盎司,受益于美国国债收益率下滑(10年期低于4.0%)、美元走弱和央行需求。
资金从风险高的美股转向流动性好的美债,再到黄金、白银。这种轮动受宏观因素驱动,实际利率下降,降低机会成本,推动非收益资产上涨;地缘政治和关税战冲击,黄金受益于机构需求,这源于黄金的结构性优势——深厚资本池、多样化场所和较低杠杆敞口——使其在压力下更有稳定性。
但黄金过热后,开始轮向加密和矿业,寻求更高回报,加密吸引年轻投资者,但是因为它具有投机属性,而像股票般波动。投资者从金银转向比特币和加密,点燃“山寨季”猜测。而黄金的价格在9周连涨后下跌逾3%,投资者获利了结。同时,比特币受益于美元弱势,作为流动性晴雨表上涨。分析师警告金交易“过热”,资本可能轮动至比特币,甚至从加密到矿业。在第三季度,以太坊上涨65%,远超比特币的6%。这种轮动受宏观因素驱动,美元变动同时影响黄金和加密,弱势期推动ETF流入和价格反弹。
分析师预测,这种轮动可能持续。如果美联储宽松延续,加密或进一步上涨;反之,资金回流债券。资金流入比特币等虽被视为新避险,但波动性高,需多元化配置以应对不确定性。总之,这种轮动体现了市场对“最佳避险”的动态追求,推动资产间上涨,但也隐藏系统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