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特朗普政府的关税威胁接踵而至,标普500指数上周仍创下历史新高。但新一轮财报季的启动,正迫使投资者直面贸易冲突的残酷现实——历史性高位与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形成了鲜明反差。
被誉为"美股七巨头"的科技巨头成为市场信心的关键支柱。Alphabet、Meta、亚马逊、苹果、微软、英伟达和特斯拉能否在即将到来的财报中展现对人工智能的持续投入,被视为维持其高估值的核心动力。华尔街普遍认为,若这些权重股能在7月23日由特斯拉开启的财报季中交出稳健答卷,将为市场注入新动能。
利润警报已然拉响。 耐克6月预警称关税将带来约10亿美元新增成本;联邦快递最新财报显示其跨太平洋货运量遭遇显著下滑;Conagra Brands更坦言通胀压力与消费疲软将导致有机增长停滞。这些早期信号印证了德意志银行的判断:关税在上季度直接拖累企业盈利增长两个百分点,且下半年影响将持续扩大。
分析师预期揭示了更深层隐忧。FactSet数据显示,标普500成分股第二季度利润增速预计仅为4.8%,创2023年以来最低水平,较首季13%的增幅断崖式下跌。能源板块受原油价格拖累恐暴跌26%,仅通信服务(约30%)和信息技术(17%)板块维持强劲增长。高盛进一步警告,70%的关税成本终将由普通消费者承担。
市场估值高企加剧了焦虑情绪。当前标普500成分股动态市盈率达22.4倍,显著高于18.8倍的十年均值。这种背离让Empower首席投资策略师玛尔塔·诺顿深感不安:"很难否认市场存在某种鸵鸟式狂热,估值若能回归常态会更让人安心。"
面对未来迷雾,企业高管们正施展"话术平衡术"。Prime Capital Financial投资组合经理克莱顿·艾利森指出:"我们将看到管理层用极具'创造性'的表述来描绘前景。"这种谨慎姿态早有预兆——多数美企上季度已下调全年指引,分析师预计本次财报中企业展望将更具保留。
当贸易战的硝烟终于弥漫至财报电话会议,美股这场由流动性驱动的盛宴迎来真正压力测试。历史经验表明,脱离盈利支撑的估值狂欢终需基本面接棒。或许正如市场观察家所言,一次健康的回调比虚假繁荣更能夯实长期牛市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