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指数 3279.03 -0.20%
|
深证成指 9899.82 0.51%
|
恒生指数 22504.68 1.74%
|
纳斯达克 17977.73 1.51%
|
日经225指数 36830.69 1.04%
|
以太坊信徒 站内编辑
2320 文章
4305793 阅读
首页  >  要闻 >  外汇 >  正文
申请成为签约作者 >
高盛:各国央行将增持人民币、新加坡元和韩元
2025年05月04日 04:45    
收藏  
举报

高盛集团(Goldman Sachs)指出,在各国央行纷纷寻求外汇储备多元化、降低对美元依赖的趋势下,韩国(KOR)的韩元、新加坡(SGP)的新加坡元以及中国(CN)的人民币,极有可能成为受益货币。

策略师丹尼・苏瓦纳普鲁蒂、里娜・乔等人在一份报告中表示,尽管美元与欧元目前依旧是主要的储备资产,但随着美元主导地位逐渐削弱,各国央行在资产配置上,仍有增加 “非传统” 货币持有比例的空间。

高盛认为,在亚洲货币中,韩元、新加坡元和人民币是较为理想的选择。一方面,韩国预计明年将被纳入富时世界国债指数,这可能促使市场对韩元的需求上升;另一方面,拥有 AAA 评级的新加坡,其货币早已对各国央行的投资产生吸引力;而中国广泛的国际贸易联系,使得人民币成为储备重新配置的 “自然候选货币” 。

报告中提到:“我们认为,远离美元的多元化趋势将会延续,因为这一趋势在过去十年已逐步稳固。”

各国央行加速寻找美元替代品,这一现象背后存在多重原因。2022 年,美国(US)政府对俄罗斯(RUS)实施制裁,冻结其美元储备并将其排除在国际金融体系之外,这一举措无疑给各国敲响了警钟。如今,特朗普总统(Donald Trump)的相关政策,可能对全球贸易和世界经济造成冲击,进一步加深了市场对美元的担忧。与此同时,各国央行也在不断增加黄金储备,推动了黄金需求的增长。

不可否认,美元目前仍然是世界主要货币,在大多数央行的外汇储备中占据重要地位,并且广泛应用于石油等大宗商品交易。之所以如此,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尚未出现能与之抗衡的替代货币。此外,美国国债市场规模庞大,具备全球最强的流动性,投资者能够在不影响价格的前提下进行大规模证券交易,这也使得美元的核心地位难以在短期内被撼动。

然而,在日交易量高达 7.5 万亿美元的外汇市场中,近期交易数据显示,市场对美元的需求正在减退。自 2 月达到峰值以来,彭博美元指数已累计下跌超过 7%,这一变化似乎暗示着美国经济优势正在减弱。

高盛策略师还指出,按照该集团的衡量标准,当前美元仍存在约 17% 的高估。加之美国经济政策的不确定性已攀升至 2020 年疫情爆发以来的最高水平,进一步加剧了投资者的忧虑。

策略师们在报告中写道:“我们预计资金将流向其他全球资产,亚洲资产有望成为资金流向的重要方向。”

声明: 本文由入驻币海编者上传,观点仅代表编者本人,不代表币海财经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请自行判断。
延伸阅读
去美元化浪潮下,人民币成储备货币新宠
   股海柠檬精        2025/05/01 04:30
近期人民币将升值破局 关税战“将计就计”去美元化
   敛财居士        2025/04/22 07:29
无惧冲击!关税猛击下 中国股市首战告捷
   流动的沙        2025/04/09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