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指数 3893.95 0.45%
|
深证成指 13319.7 0.79%
|
恒生指数 26860.61 -0.18%
|
纳斯达克 22261.33 -0.33%
|
日经225指数 45382.67 1.32%
|
林天心 初级编辑
311 文章
338154 阅读
首页  >  要闻 >  商业 >  正文
申请成为签约作者 >
阿里入局Robotaxi:一场云、资本与生态的合谋
2025年09月18日 02:34    
收藏  
举报

当百度Apollo Go的自动驾驶出租车在重庆街头完成第1100万次载客时,这场始于技术理想主义的出行革命,早已从实验室测试演变为一场资本、算力与生态系统的全面较量。而在这个关键节点上,阿里巴巴终于以一场低调却极具战略意味的投资,宣告其正式进入自动驾驶出租车战场——不是以整车制造商的身份,也不是通过独立子公司单打独斗,而是选择与蚂蚁集团共同支持的哈啰联手,以“技术+资本+生态”的复合姿态,悄然落子。

这一动作看似是阿里在出行领域的又一次延伸,实则远不止于此。它折射出的,是一家以云计算和人工智能为核心驱动力的科技巨头,在面对AI落地关键窗口期时的战略焦虑与精准反制。Robotaxi从来不只是“无人开车”那么简单,它本质上是一个高度依赖数据闭环、实时决策、边缘计算与云端协同的复杂系统工程。而这个系统,恰恰是阿里云多年积累的技术能力最理想的实战沙场。

哈啰宣布获得阿里巴巴“战略投资”,双方将在算法平台、智能驾驶大模型等领域展开合作,目标直指Robotaxi车队的商业化与规模化运营。尽管金额未披露,但“战略”二字已点明其性质:这不是财务投资,而是资源协同、能力互补的深度绑定。阿里云将负责技术研发、算法迭代、用户体验优化与运营效率提升——这些职责,几乎覆盖了自动驾驶系统从底层到应用层的核心环节。

这背后传递出一个清晰信号:阿里正在试图将其在AI和云计算上的技术储备,转化为可在真实物理世界中验证并变现的能力。过去几年,阿里云虽在企业服务、政务、金融等领域广泛应用,但在高动态、高复杂度的实时决策场景中,始终缺乏一个足够具象的“标杆项目”。Robotaxi恰好提供了这样一个极端场景:每毫秒都在处理视觉识别、路径规划、行为预测、人机交互等多重任务,对算力调度、模型响应速度和系统稳定性提出极限挑战。谁能在这个场景下跑通,谁就有资格宣称自己掌握了下一代AI基础设施的话语权。

而哈啰的角色,也因此被重新定义。它不再只是一个共享单车和顺风车平台,而是被赋予了“阿里系智能出行入口”的新使命。尤其是在其推出自研自动驾驶车型Hello Robot1之后,技术自主性的提升使其具备了承接阿里云能力输出的基础条件。更早前,哈啰已联合蚂蚁集团与宁德时代启动自动驾驶出行业务,初始投资达30亿元人民币。如今阿里的加入,不仅是资金加持,更是技术中枢的嵌入,意味着整个系统的“大脑”将深度依赖阿里云的算法架构与大模型能力。

这种“云+端”协同的模式,本质上是在复制并升级互联网时代的平台逻辑:阿里提供底层技术平台(PaaS/SaaS),哈啰负责终端运营与用户触达,蚂蚁支撑支付与信用体系,宁德时代保障能源供给。一个围绕Robotaxi构建的垂直生态闭环正在成型。这与百度Apollo采取的“全栈自研+开放平台”路径形成对比,也不同于特斯拉的垂直整合模式,而是更典型的阿里式生态打法——不追求控制每一个环节,但力求掌握核心接口与数据流动的主导权。

 值得注意的是,阿里在智能出行领域的布局并非孤立事件。今年8月,公司宣布计划通过IPO分拆斑马网络技术子公司,后者专注于自动驾驶软件开发。虽然分拆后阿里持股比例将从44.72%降至30%,表面看是稀释股权,实则可能是为了释放斑马的融资能力与市场灵活性,同时保留战略控制力。结合此次对哈啰的投资,可以看出阿里正在构建一个多层级、多路径的智能出行技术布局:既有斑马这样的专业软件公司,也有哈啰这样的运营平台,再加上阿里云的技术底座,三者互为支撑,形成“软件-平台-算力”的三角架构。

这一系列动作的背后,是对AI商业化路径的深刻认知转变。过去几年,大模型热潮席卷全球,但如何实现规模化落地始终是难题。Robotaxi提供了一个绝佳的验证场:它既是AI能力的集大成者,又是可量化的商业产品。每一次载客都产生大量训练数据,反哺模型迭代;每一次路线优化都体现算力价值;每一次人机交互都在测试大模型的理解与响应能力。阿里若能通过哈啰建立起稳定的数据飞轮,其在智能驾驶大模型上的投入就不再是成本,而将成为可持续增值的资产。

当然,挑战同样严峻。百度已积累超过2亿公里的真实路测数据和千万级出行订单,建立了较高的运营壁垒;小马智行与文远知行在特定城市区域实现了常态化运营,并积极拓展海外市场;特斯拉则凭借整车数据优势,在FSD系统迭代上保持领先。阿里与哈啰的组合虽具备后发优势,但要在短时间内实现技术追平乃至超越,难度不小。

更深层的问题在于,自动驾驶的终局可能并非“谁的车跑得最多”,而是“谁的系统更高效、更开放、更具生态粘性”。未来的出行平台,或许不再以品牌命名车辆,而是以智能调度系统为核心,整合多种运力资源。在这样的图景下,阿里真正的目标或许不是拥有多少辆Robotaxi,而是让每一辆接入其云平台的自动驾驶车辆,都成为阿里AI能力的终端节点。

资本市场对此显然给予了积极回应。消息公布当日,阿里巴巴港股股价上涨5.28%。投资者看到的不仅是短期业务拓展,更是一种战略清晰度的回归:阿里正在从过往的多元扩张,转向聚焦核心能力、深耕高价值场景的精细化布局。

这场入局,与其说是阿里追赶Robotaxi风口,不如说是其在AI时代重新定义自身角色的一次关键尝试。它不再满足于做技术的提供者,而是要成为智能世界的“操作系统”构建者。而哈啰,正是它选定的第一个高难度应用场景。胜负未定,但棋局已开。

声明: 本文由入驻币海编者上传,观点仅代表编者本人,不代表币海财经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请自行判断。
延伸阅读
马云归来 阿里能否“再次伟大”?
   林天心        2025/09/17 02:23
算力即权力?甲骨文联手OpenAI暴涨40%背后的隐秘逻辑
   林天心        2025/09/11 02:53
中国AI云市场爆发式增长:阿里云领跑
   Vicky        2025/09/10 02:05
马斯克:我想知道什么是真实的,即使答案是完全消灭我的意识
   鲁克        2025/09/08 11:47
马来西亚推出首个人工智能银行Ryt Bank:金融科技的新篇章
   Vicky        2025/08/29 08:41
特斯拉Robotaxi获德州自动驾驶出租车牌照 即将进军纽约
   Vicky        2025/08/13 08:56
中国自动驾驶出租车Robotaxi大规模部署的曙光初现
   Vicky        2025/08/06 0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