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指数 3858.13 -0.45%
|
深证成指 12553.84 -2.14%
|
恒生指数 25496.55 -0.47%
|
纳斯达克 21455.55 -1.15%
|
日经225指数 42310.49 0.29%
|
林天心 初级编辑
250 文章
258939 阅读
首页  >  要闻 >  商业 >  正文
申请成为签约作者 >
印度制造何去何从?离不开中国也绕不过美国
2025年09月02日 08:06    
收藏  
举报
特朗普政府对印度征收的50%关税,远非普通的贸易保护措施,而是一场精心策划、具有明显针对性的“经济战略行动”,其冲击力直接动摇了全球供应链重构的基本逻辑。多年来,印度凭借其人口结构优势、持续改善的商业环境与语言能力,被西方企业视为最理想的“中国+1”战略承接者。大量美资企业已将供应链重组计划押注于印度,期待通过投资分散地缘政治与单一依赖风险。然而,高关税政策骤然改变了成本收益模型,不仅打击出口竞争力,更动摇了国际资本对印度作为替代制造中心的信心。
 
企业层面的反应迅速而务实。据供应链研究机构初步统计,自关税生效以来,已有超过三成原本计划或已在印度下线的订单转向越南、墨西哥及东南亚其他国家。这些地区或因自由贸易协定、或因劳动力成本更具弹性,提供了更有利的关税环境。尽管美国国内法院对关税的合法性提出质疑,并裁定其“暂缓执行”,但由于诉讼周期漫长且结果未卜,企业无法承担等待的不确定性。供应链决策一旦转移,再要回调就将面临巨大的重置成本——这意味着印度可能在中长期失去参与全球制造链的关键窗口。
 
在这一背景下,莫迪总理七年来的首次访华之行,被广泛解读为印度在全球棋局中的战略性转身。面对美方政策压力,印度不得不重新权衡其外交与经济选项。中印关系历来复杂,既有2020年加勒万河谷冲突这样的军事对峙,也有难以切割的经济互补现实。但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无形中加速了一种现实主义的回归:如果西方市场不再敞开,那么与东方邻居寻求新的平衡点,就不再是选择,而是必需。
 
事实上,“中国+1”从一开始就是一个充满内在张力的战略构想。它试图在政治上减少对中国的依赖,却必须在经济上承认中国供应链的现实优势。例如,印度智能设备组装厂仍严重依赖从中国进口的模组、芯片与精密结构件;化工和制药行业的关键中间体同样难以自给。这种“战略性依赖”使得所谓“替代”更多停留在终端组装环节,而非全产业链迁移。因此,印度在推动制造业自主的同时,始终无法摆脱对华供应链的深层嵌套。
 
地缘经济层面的博弈进一步凸显出印度的两难。一方面,印度以“数据安全”和“国家安全”为由,封禁了TikTok等200余款中国应用,收紧对中国投资的审查,甚至多次否决中资参与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另一方面,中国仍是印度最大的贸易逆差来源国,其在稀土、光伏组件、原料药、电子元器件等领域的全球主导地位,使得印度难以真正“脱钩”。中国则通过出口管制、投资审查反向施压,显示出将供应链作为地缘博弈工具的明显意图。
 
特朗普以关税为经济武器,推行“美国优先”战略,本质上加速了全球贸易的区域化与碎片化。而对印度来说,这一外部冲击无情地暴露了其制造业基础设施的不足与制度环境的效能短板。道路、港口、电力供应等硬件瓶颈尚未完全解决,行政审批复杂、劳动法改革缓慢等问题亦持续困扰国际投资者。即便企业有意开拓中东、欧洲等替代市场,物流成本、交付周期与贸易协议缺失也将大幅削弱其竞争力。
因此,莫迪的访华更应被看作是一场基于现实主义的战略妥协。尽管两国在边界、印太战略等议题上存在根本分歧,但经济上的互补性提供了重新接触的动力。印度急需外部资本缓解贸易逆差、扩大技术引进并提振制造业就业;中国则需要规避欧美市场壁垒,并通过国际产能合作优化其全球产业链布局。此前富士康在印度推进iPhone生产时,就曾因中国工程师签证受阻导致产能爬坡缓慢——这类案例提示,双方若能放宽人员流动与投资限制,或可真正推动“印度制造”在高附加值领域的突破。
 
从更广阔的视角看,印度正成为全球贸易体系重构中的“摇摆国家”。它既希望借助西方“去风险”叙事吸引投资与产业转移,又无法忽视中国所提供的市场、中间品与资本能力。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在某种程度上削弱了印度与美国的经济互信,反而可能促使中印形成一种新的“经热政冷”合作范式——经济上有限合作、战略上持续博弈。
 
这场关税风暴也揭示出全球供应链重组中一个更为深刻的悖论:供应链的“韧性”建设并不等同于简单的“去中国化”,而是要在多元节点、弹性库存与成本效率之间取得新平衡。对企业而言,政治口号不能替代盈利现实;对国家而言,战略自主不能脱离全球分工的基本现实。
 
对印度而言,真正的挑战或许并非在“亲美”或“亲中”的二元选项中做出选择,而是如何利用这一轮全球产业链调整,真正夯实制造业基础、改善营商环境,并在新能源、数字基础设施、高端制造等关键领域构筑不可替代性。它既需要西方的技术与资本,也需要中国的供应链与市场——如何在博弈中维持开放与自主的动态平衡,将是莫迪下一任期最为艰巨的经济与外交课题。
声明: 本文由入驻币海编者上传,观点仅代表编者本人,不代表币海财经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请自行判断。
延伸阅读
美国取消小额包裹关税豁免 廉价商品集体涨价 低收入群体生活成本飙升
   鲁克        2025/08/29 23:46
关税危机下 中印破冰重塑经贸议程
   林天心        2025/08/20 02:27
印度“狂买美油”安抚白宫
   股海柠檬精        2025/07/01 06:43
在疫情爆发之前,印度经济就已经被"封印"了
   罗斯巴德        2020/09/03 18:53
微信印度正式停止运营,马云被印度法院传唤
   罗斯巴德        2020/07/27 0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