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正在悄悄下一盘大棋,试图让自己的货币——卢比在国际舞台上拥有更多话语权。
10月20日,有知情人士透露,印度央行正在采取初步措施,让卢比在国际贸易中能够直接结算,不再需要像以前那样,非得先换成美元作为中间货币。
其实印度央行已经开始行动了。本月早些时候,印度央行表示,要建立阿联酋迪拉姆和印尼盾与卢比的直接参考汇率。这意味着以后印度和这些国家做生意,可以直接用卢比结算了,不用再看美元的脸色。而且,知情人士还透露,印度央行也在积极和周边国家以及毛里求斯商量,希望能建立更多的直接汇率机制。
这所有的一切都和印度总理莫迪的雄心壮志有关。他希望卢比能在国际交易中被更广泛地使用,有点像中国这些年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一样。
那么这么做对印度有什么好处呢?简单来说,就是能大大降低印度企业的交易风险和成本,减少他们对外汇储备的依赖。如果不用来回兑换美元,那汇率波动带来的风险就小了,交易成本也省了。更重要的是,这能让印度经济在面对外部冲击时,变得更加有韧性。
印度有个宏伟的目标,就是要在2047年成为发达国家。而印度认为,拥有一种可信赖的国际货币是实现这个目标的关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印度今年就会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甚至到2027年,可能还会超越德国,跃居全球第三。如果成真,这发展速度简直就是开挂。
印度还觉得,这种多货币结算的制度,对全球贸易来说,其实是一个更稳定、更理想的选择。
不过话说回来,今年卢比在亚洲货币中表现可不咋地,仅次于印尼盾,是表现最差的货币之一。这主要是因为资金大量外流,特别是美国关税高企,给卢比带来了不小的压力。印度央行也出手了,通过抛售美元,才让卢比止住了一些跌势。
尽管如此,印度在推动卢比国际化的路上可没停下脚步。他们已经和英国、澳大利亚、阿联酋等多个国家和经济体签署了自由贸易协议,还在和美国、欧盟、秘鲁等国家积极谈判类似的协议。
更厉害的是,印度现在跟这些国家谈判的时候,都会积极提出用卢比来结算。这可是一个非常微妙的平衡。
毕竟,新德里也想避免这些举动被外界解读为是“去美元化”的尝试。大家还记得吗?美国总统特朗普就多次攻击金砖国家集团,说他们想搞共同货币来削弱美元地位。但印度明确否认有这种意图。
IDFC FIRST银行的首席经济学家高拉·森·古普塔表示:“印度当局的重点是通过增加卢比在邻国贸易和资本交易中的可用性,来推动卢比国际化。这从来就不是一个去美元化的举动。”
其实,印度推广卢比国际化的雄心已经有三年了。早在2023年,印度央行就发布了一份关于卢比国际化的报告,里面提到了很多短期目标,比如扩大货币互换协议、双边贸易协议,利用亚洲清算联盟进行区域结算,甚至要把印度的支付系统和别的国家整合起来。
然而,根据最新的SWIFT数据,目前卢比在全球支付货币中,连前20名都还没进。美元依然以接近47%的份额遥遥领先,甚至像墨西哥比索、泰铢和马来西亚林吉特这些新兴市场货币,都比卢比靠前。
所以说,印度的卢比国际化之路,虽然已经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但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盘棋怎么下,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