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指数 3685.75 0.06%
|
深证成指 11533.72 -0.15%
|
恒生指数 25545.03 -0.27%
|
纳斯达克 21713.14 0.14%
|
日经225指数 42709.51 -1.31%
|
林天心 初级编辑
166 文章
183113 阅读
首页  >  要闻 >  商业 >  正文
申请成为签约作者 >
澳洲砸16亿澳元破局 全球稀土争夺战升级
2025年08月14日 02:53    
收藏  
举报

当福特汽车因关键材料短缺被迫暂停其畅销SUV车型的生产线时,全球制造业感受到了供应链的脆弱性。短缺的源头并非传统大宗商品,而是被称为“稀土”的17种元素——它们在地壳中并不稀有,却因当前全球供应格局的高度集中而变得异常关键。如今,澳大利亚正投入巨资,试图改变这一局面。

在澳大利亚西部矿区,矿业公司Iluka Resources拥有一个价值超过6.5亿美元的百万吨矿砂库存。这些矿砂的副产品——包括高需求的镝和铽——是制造电动汽车电机、风力涡轮机乃至国防装备不可或缺的材料。然而,从矿砂到可用的高纯度稀土氧化物,横亘着复杂且昂贵的精炼鸿沟。

分析认为,稀土供应的核心问题不在于资源稀缺,而在于供应链的瓶颈高度集中。回溯上世纪90年代,欧洲曾拥有活跃的稀土产业,但经过数十年发展,全球稀土开采的过半份额及近90%的精炼产能目前集中于中国。美国约80%、欧盟高达98%的稀土进口依赖于此。这种格局意味着主导供应商的存在深刻影响着全球市场,近年贸易环境的变化也曾引发供应担忧。

正是这种供应链的潜在风险,促使澳大利亚政府做出战略干预。资源部长明确表示,关键矿物的开放国际市场难以实现,根源在于供应高度集中于单一来源。为此,澳政府向Iluka提供了16.5亿澳元的贷款,支持其建造一座稀土精炼厂。Iluka预计,到2030年,其能“满足西方很大一部分需求”,为制造商提供“独立、安全且可持续的替代供应链”。该公司承认,若无政府支持,该项目在经济上难以自立。

精炼是稀土产业链的核心难点。分离这些化学性质极其相似的元素过程步骤繁多,且会产生含放射性物质的残留物。过往一些地区的快速发展曾伴随环保挑战,澳大利亚则强调其拥有处理此类问题的法律框架。尽管精炼厂仍需两年才能投产,但Iluka表示,担忧供应链稳定性的车企已提前接洽。

这场资源投入的驱动力清晰可见:随着电动汽车普及和绿色转型加速,稀土需求预计在未来数年内激增50%至170%。欧盟曾表达对供应高度集中的关切。无论澳大利亚能否成功分羹,其巨额投资本身,已标志着全球对重塑关键矿物供应链、降低单一来源依赖风险的共识正在形成。这场围绕战略性资源的全球博弈,已然升级。

声明: 本文由入驻币海编者上传,观点仅代表编者本人,不代表币海财经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请自行判断。
延伸阅读
中国电动车城争夺战:谁将折桂?
   林天心        2025/08/07 08:08
美企买单!特朗普关税重压落在美国企业肩上
   子鱼        2025/07/25 05:21
特朗普关税威胁:东南亚制造业面临“壁垒”困境
   币海独步者        2025/07/09 05:29
给西方上一课?日本比多数国家更好地应对稀土供应紧缩
   大存        2025/06/23 02:42
中国限稀土后的冲击波 欧洲汽车多家供应商关闭数条生产线
   以太坊信徒        2025/06/05 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