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AI正以惊人的速度创造着财富奇迹,而美国硅谷,再次成为这场浪潮的中心。
据CB Insights数据,目前全球已有498家AI独角兽,这些独角兽是估值10亿美元以上的未上市公司,总估值高达2.7万亿美元,其中,自2023年以来成立的独角兽企业多达100家。另有超过1300家AI创业公司估值突破1亿美元。有MIT研究员表示,回顾过去一百年的数据,从未见过财富以如此规模、如此速度被创造。这是史无前例的。
具体如何造富的?首先,直接融资是非常重要的途径,举几个例子。Anysphere 6月估值尚为99亿美元,不到一个月市场报价已飙至180-200亿美元,25岁的创始人Michael Truell借此跻身亿万富翁俱乐部。例如OpenAI今年3月融资估值达3000亿美元,如今二级市场股份出售的拟定估值已飙升至5000亿美元,为员工提供了大规模套现机会。Anthropic AI正洽谈50亿美元融资,估值将升至1700亿美元,较今年3月增长三倍,CEO及六位联合创始人或已跻身亿万富翁行列。前OpenAI高管 Mira Murati今年2月创立的Thinking Machines Lab,7月就完成史上最大种子轮融资20亿美元,公司估值达120亿美元。
除了直接融资,并购与投资也成为财富变现的重要途径,例如Meta以143亿美元入股Scale AI后,其创始人Alexandr Wang加入Meta团队,联合创始人 Lucy Guo则豪掷3000万美元购入好莱坞山豪宅,成为AI财富落地的生动注脚。
AI财富的爆发高度集中于美国湾区,让这片科技热土重现互联网泡沫时代的繁荣景象。去年硅谷企业获得的风险投资达350亿美元,资金聚集效应显著。旧金山亿万富翁人数增至82位,首次超过纽约的66位,成为美国 “亿万富翁之都”。过去十年,湾区百万富翁数量实现翻倍,而纽约同期仅增长45%。
富豪的涌现也助推了高端房市的发展。去年,旧金山2000万美元以上豪宅成交量创历史新高,租金与房价同步快速上涨,AI俨然成为当地经济的 “救市主”。有人表示,25年来,人们一直说‘硅谷要被取代’,但今天硅谷依然是硅谷。此言道出了湾区在全球科技与财富版图中不可撼动的地位。
与90年代互联网泡沫不同,如今的AI独角兽凭借风险投资、主权基金、家族办公室等多元资本的持续注入,可长期维持私有状态,上市变现的紧迫性大幅降低。这也意味着,多数创始人和员工的财富仍停留在 “账面”,难以直接套现。二级市场股权转让、公司回购及抵押贷款,成为当前主要的流动性来源。自2023年以来,AI 领域已发生73起流动性事件(包括并购、IPO、控股收购等),为部分群体提供了财富落袋的机会。
面对这批快速崛起的AI新贵,财富管理行业正展开激烈争夺。私人银行、投顾公司、精品投行纷纷布局,试图抢占市场先机。但挑战同样显著,AI财富多以非流动性资产形式存在,与Meta、谷歌等上市科技公司员工可直接变现的股权不同,变现难度更大。初期阶段,AI富豪更倾向将资金投向熟悉的领域,即其他AI项目,形成 “财富内循环”。随着风险意识提升,他们才会逐步转向多元化资产配置,寻求专业的税务规划、遗产管理、慈善布局等服务。
这一路径与当年的互联网富豪高度相似,90年代的dot-com创业者在经历行业震荡后,逐渐接受分散投资与专业管理,甚至用创新方式改造财富管理行业(如Netscape创始人创办MyCFO)。专家预计,当下的AI富豪也将遵循类似轨迹——早期聚焦AI领域投资,后期融入传统财富管理体系,并可能借助 AI技术颠覆财富管理行业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