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伸阅读
华尔街大资管:应该放眼美国以外的投资环境
咬住不愿降息 鲍威尔称今年夏天关税会使通胀回归
美联储7月降息前景十分黯淡 多位官员倾向继续观望
鲍威尔证词中暗示抵制7月降息 黄金下挫
在外部风险持续积聚的背景下,马来西亚国家银行于7月9日宣布下调隔夜政策利率25个基点至2.75%,这是该国自2020年7月以来的首次降息。
央行明确表示,此举是应对全球经济不确定性的先发制人措施,旨在稳固经济增长轨道,同时强调当前通胀前景保持温和。
尽管马来西亚经济基本面依然坚实——第二季度经济活动受内需和出口支撑预计保持强劲——但外部环境压力日益凸显。美国贸易政策导致马来西亚商品面临25%关税,成为重要风险点。
央行指出,未来增长将依靠内需韧性、投资扩张及政府措施,但出口端面临全球贸易疲软、市场情绪低迷及大宗商品产量不及预期的三重压力。
通胀方面,央行预计2025年价格压力温和,主要受益于全球成本趋稳及内需平缓。政策改革对物价的影响被评估为可控,林吉特汇率虽受外部因素扰动,但经济基本面与结构改革将形成支撑。
利率决议公布后,林吉特兑美元汇率微幅波动至4.248。
此次决策引发经济学界观点分化。《华尔街日报》调研的九位经济学家中,六人预判准确,三人预期按兵不动。
部分观点认为本次属预防性操作,年底利率将维持2.75%;而凯投宏观与华侨银行等机构则基于外部风险升级、内需趋软及通胀温和等因素,预测央行可能在9月或11月再度降息,年末利率或达2.50%。这种分歧本质反映了对经济动能演变的预判差异。
从货币政策理论看,此次行动凸显了新兴经济体在全球化逆风中的应对逻辑:当外部威胁超越国内过热风险时,提前启动宽松周期可构筑缓冲带。不过政策效果仍需观察贸易环境变化与内生动能转换的博弈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