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连任后的首次出访选择了中东三国沙特、阿联酋和卡塔尔。他眼中的这次“具有历史意义”的中东峰会却被媒体形容为是一场“高风险”的会谈——因为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没有被邀请,这是否意味着特朗普的中东政策正在转向?
过去,内塔尼亚胡和以色列右翼政界是特朗普的铁粉,坚信他对以色列的坚定支持。但现在,他们有充足的理由质疑:作为以色列的最大盟友和武器供应国美国,或者更确切的说,特朗普的新中东政策,是否正在偏离以色列最在意的核心利益。
最明显的分歧就是伊朗问题。在第一任期时,特朗普就退出了奥巴马时期的伊核核协议。但现在,特朗普却转向与伊朗重启谈判,已经进行了四轮。这让一向强烈反对伊朗核计划的内塔尼亚胡感到不爽。
而沙特和其他海湾国家,似乎也逐渐接受了通过外交方式来应对伊朗。沙特国防部长上个月访问了伊朗。并达成“海湾地区的兄弟国家之间加强合作、互相帮助,要比依赖其他国家更为可取”等多个共识。
这种和谐的氛围和过去完全不同。以色列原本寄希望于美国能继续强硬对待伊朗,沙特也能持续保持同伊朗的距离。如今却发现自己在这场外交游戏中可能正在被边缘化。
特朗普此行的主要目标,是加强与海湾国家的经贸和安全合作。他将推动价值数百亿美元的军售和投资协议,还有传言说卡塔尔准备送他一架豪华747飞机作为新总统专机。
如果会谈顺利并达成目标,将是他上任以来除了和英国达成贸易协议之外第二个可以大势鼓吹的政绩了。
更夸张的是,也门局势也凸显了美以之间的分歧。5月4日,也门胡塞武装向以色列发射导弹,导致特拉维夫机场关闭。以色列迅速报复,轰炸了也门首都机场。但特朗普随后宣布,美国将不再攻击胡塞武装,并称对方已经同意不再干扰红海航运。
这番表态事先并未告知以色列,这似乎是为了缓和局势,也可能是为特朗普即将到来的中东之行营造平静氛围,以方便与伊朗继续谈判。不过,5月11日,以色列再次空袭也门,这个时间点很敏感,媒体普遍认为这是内塔尼亚胡在向特朗普表达不满。
更让人担忧的是内塔尼亚胡在加沙问题上的态度。今年3月,本有机会达成与哈马斯的停火协议,但以色列政府因拒绝从加沙撤军而退出谈判。
一些以色列官员甚至公开表示,释放人质已经不是优先任务。这显示出内塔尼亚胡更关心的是如何维持其右翼政府的团结,而不是地区和平。
特朗普也注意到了加沙的人道危机和人质问题,他已促成以美双重国籍人质艾丹·亚历山大的获释,而且已经多次在社交平台上表态需要尽快结束战争。
他最近的言论已经从一开始的对加沙和哈马斯的强硬转向人道救助和人质问题上。这一切似乎都说明,美国正在推行一套与以色列当前政策不同的策略。
从更大的角度看,特朗普可能是出于经济考虑才调整中东政策。稳定的中东意味着能源安全、更多投资和更少战争,有助于美国经济,也可能帮助特朗普拉升因关税而摇摇欲坠的支持率。
不过,特朗普的外交风格一直多变,今天的承诺可能明天就变。但可以看出,他现在更愿意推动谈判、达成协议,而不是挑起新的冲突。这对以色列来说,意味着美国可能不会再无条件支持它的每一个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