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伸阅读
降息预期下 该买什么资产 高盛支招了
从圣地到猎场:美国高校如何被资本和政治撕裂
G20重拍“全家福”,包括缺席的拜登
特朗普胜选,谁是资本市场的大赢家?
人民币的国际化,可以挑战美元?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能否突破重重挑战?
国际劳工组织:仅三个G20国家的实际工资增长
与中国人比较一番后,诺奖得主公开吐槽西方
拜登呼吁将俄罗斯从G20除名 警告俄使用生化武器后果
周小川澄清关于数字人民币的三大误区
6月14日,在第十一届陆家嘴论坛“全球经济增长新视野下的中国金融开放”全体大会上,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周小川与201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罗默(Paul Romer),就贸易摩擦、全球科技发展、人民币国际化、中国金融开放等话题进行了讨论。
在对话的过程中,周小川认为,贸易领域产生的问题有可能再度触发全球多个国家竞争性贬值,“G20 大阪峰会马上要召开,全球金融稳定理事会应该借这样的场合,重点研究这个问题,对全球金融市场给予一定稳定的信号”。
周小川还表示,进一步的金融开放非常重要。在中国的银行市场、保险市场、资本市场中,外部资金或者外部机构所占的比例还非常低,所以有很大的潜力,对外开放过程中,本币要从过去的估值扭曲,限制较多慢慢走向可自由使用和兑换,同时也要进行相应的风险防范。
对于人民币的发展,周小川说,“人民币很大程度上和美元具有互补性,此前金融危机发生时,全球对于人民币的需求超出了我们事前的预料,这对于全球的贸易结算、贸易融资、邻国金融信心的稳定都有好处,我想这就是一个互补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