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指数 3976.52 0.55%
|
深证成指 13404.06 0.19%
|
恒生指数 26158.36 0.97%
|
纳斯达克 23724.96 0.61%
|
日经225指数 52411.34 2.12%
|
林天心 初级编辑
404 文章
464244 阅读
首页  >  要闻 >  经济数据 >  正文
申请成为签约作者 >
全国GDP增5.2%:京沪反弹 内陆多省增速破6%
2025年10月24日 05:17    
收藏  
举报

2025年的中国经济,正在一条并不平坦的路上稳步前行。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5.2%,这个数字背后,不只是宏观政策的托底,更有一股逐渐升温的内生动力在悄然发力。尤其是在中美贸易关系再度趋紧的背景下,国内需求的回暖,正成为支撑增长的关键力量。而在这幅复苏图景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与湖北、四川、江西等一批内陆省份的集体跃升。

上海,这座曾因消费低迷而备受关注的城市,今年走出了令人意外的反弹曲线。前九个月GDP增长5.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要知道,就在去年,它的零售额还罕见地下降了3.1%,是40多年来第二次年度下滑。而今年,街头巷尾的烟火气似乎重新回来了——前三季度零售额同比增长4.3%,而且增速是逐季走高的。更让人眼前一亮的是,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技术这些高技术制造业,成了工业增长的火车头,产值猛增8.5%。市统计局用“内在动力增强”来形容当前的态势,语气中带着谨慎的乐观:复苏确实在发生,但外部风浪未平,仍需更多政策护航。

北京的表现同样不俗,同期增长5.6%。信息服务业、金融业和高科技制造的协同发力,让这座城市的经济底盘更加稳固。京沪两地的同步回升,不只是数字上的超越,更透露出一种转型的深意——它们正在从过去的地产与投资依赖,转向以创新和消费为轴心的新发展模式。

而真正的惊喜,来自内陆。湖北以6%的增速领跑,其“光谷”所在的高科技产业带贡献尤为突出,锂电池、集成电路晶圆、智能手机等先进制造领域,增加值增长高达13.5%。这不是简单的产能扩张,而是技术积累与产业链集聚的成果。与此同时,河南、湖南、江西、四川等省份也纷纷跑赢全国均值,内需的暖流正从沿海蔓延至内陆腹地。

当然,复苏并非齐头并进。云南公布的4.3%增速低于全国,提醒我们区域间的差异依然存在。还有不少省份尚未公布数据,整体图景仍有待拼合。

眼下,中国正把稳增长的重心放在国内。促消费、稳楼市,一系列政策接连出台,目的很明确:在外部不确定性加剧时,先把自己的事办好。而本周正在北京召开的四中全会,或将为未来五年的经济发展定下基调。“十五五”规划的轮廓虽未揭晓,但从当前的实践看,扩大内需、科技自立、区域协调,大概率会成为核心线索。

从上海街头逐渐热闹的商圈,到武汉光谷里彻夜运转的晶圆产线,再到成都、郑州蓬勃兴起的新兴产业园区,一种新的经济脉动正在形成。它不靠简单的投资拉动,也不依赖外部订单,而是由内需点燃、由技术驱动、由区域协同支撑。这或许才是2025年中国经济最值得期待的部分。

声明: 本文由入驻币海编者上传,观点仅代表编者本人,不代表币海财经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请自行判断。
延伸阅读
本周重磅!APEC峰会 、超级央行周来袭
   币海独步者        2025/10/27 01:08
内需驱动下的中国经济:一线引领、区域分化与年度目标冲刺
   币海独步者        2025/10/24 04:07
经济学家罗奇:中国10年内应将消费占比提升至50%
   以太坊信徒        2025/10/23 09:06
海南与香港:“竞争”假命题 “共生”新答案
   林天心        2025/09/15 06:36
鱼塘变硅谷:香港能否再造一个新经济?
   林天心        2025/09/09 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