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份中国的出口增长创近半年来新低。尽管美中仍处在关税休战中,但中国对美出口上个月大幅下降。对德国、日本和东盟出口则显著上升。
据中国海关总署周一公布的数据,以美元计,中国对美出口在8月份显著下滑,环比下降11.8%,同比降幅33.1%。
中国8月出口同比仅增长4.4%,增速较7月下降2.8个百分点,为近五个月来最低;进口同比增速放缓2.8个百分点至1.3%。报道指出,8月中国出口走弱,结束了此前连续两个月的同比改善,且放缓幅度大于市场预期。
中美两大经济体之间的贸易争端似乎仍看不到尽头。尽管两国在8月中旬同意将关税休战期延长90天,但高额关税依然如悬顶之剑——中国计划对美国进口商品征收30%的关税,美国对中国进口商品征收10%的关税。
保银资产管理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张志伟表示,出口商因预期进一步加征关税而提前发货的效应“可能正在逐渐消失”。
开发替代市场
中国对欧盟的出口同比增长了10.8%,对德国的出口增长了7.5%,对日本增长7.0%,均高于出口总体增速。
为抵消美国关税的影响,中国制造商也在努力扩大对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出口。然而,找到能够部分替代美国的消费市场并不容易。新兴经济体中,仅对东盟出口同比增速上行5.8个百分点至22.7%。
中国海关总署统计分析司司长吕大良在解读8月份数据时表示,面对严峻复杂的外部环境,中国外贸“韧性持续彰显、活力不断释放”。
张志伟表示,今年北京出口的韧性也可以归因于中国企业在其他国家扩大了市场份额,而疲软的国内需求加剧了这一趋势。
另有分析人士认为,由于不确定性持续存在,中国贸易在今年后几个月将面临挑战。中国经济学家黄梓纯在周一的一份报告中表示,中美贸易休战带来的暂时提振正在消退,而美国正在对经其他国家转运的中国货物提高关税。“短期内出口可能会面临压力,”他写道。
中美贸易争端虽已持续多年,但中国出口的韧性确实令人印象深刻,通过多元化市场策略来应对压力是一种明智的长期选择。不过,全球供应链的稳定最终依赖于多边合作,如果贸易壁垒持续加剧,不仅会影响两国经济,还可能拖累全球增长。希望双方能通过对话找到更可持续的解决方案,以促进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