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 5 月 12 日上午 9:00,中美双方在瑞士日内瓦举行经贸高层会谈后,发布了《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宣布暂停执行部分 “对等关税” 90 天。这一消息对于过去一个月来对美业务近乎停滞的中国出口商而言,无疑是一大利好。消息传来,从事保温瓶出口美国业务的 “幸运鸟贸易公司” 经理邓金玲欣喜万分,立刻让丈夫开了一瓶香槟庆祝。该公司位于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发中心 —— 义乌。
然而,即便贸易暂时 “休战”,90 天期限过后局势如何发展仍充满未知,这让邓金玲忧心忡忡。为应对可能再次加征的关税,她已派 20 岁的女儿前往美国寻找仓库,计划提前备货。邓金玲无奈地表示:“最让我担心的是,特朗普今天说的话,明天又忘了 。”
中国工厂对美国市场依赖度颇高,面对日益难以预测的中美贸易战,中国制造商已着手采取应对举措。虽然当下贸易战暂时 “休战”,但未来不确定性依旧笼罩。
在与中方官员会谈后,美国于周一宣布,中美双方同意将贸易对抗暂停 90 天。在此期间,美国对中国进口商品的关税从 145% 降至 30%,中国对美国产品的关税也从 125% 降至 10%。
“难以消散的不确定性”
此消息对全球市场而言,无疑是一剂强心针。不过,中国部分制造商仍持谨慎态度,毕竟没人能确切知晓 90 天后局势会怎样。一些企业甚至重新布局海外业务,以分散风险。
德国控制面板和遥控设备制造商 Limoss 的工厂设立在中国制造业中心东莞,公司总经理克里斯蒂安・加斯纳目前正在马来西亚,与合作伙伴探讨扩大面向美国市场生产业务的事宜。加斯纳称,即便对华关税暂停征收,他仍会继续推进在马来西亚扩大生产的计划。他解释道:“关税虽推迟了 90 天,但这只是按下了暂停键。反复无常的关税、政局及政策,无法给人一种‘商业环境稳定’的感觉。在当前形势下,把所有赌注都押在一个地区,是极其危险的。美国是 Limoss 的三大市场之一,我们不能心存侥幸。在下一次局势剧变前,我们必须未雨绸缪,做好其他准备。”
深圳一家医疗设备生产商的市场经理李凯迪(音)在听闻高关税暂缓执行的消息后,第一反应是:“这是真的吗?30% 的关税会不会很快又变成 60%?” 她向记者坦言:“作为一国总统,他说话做事就像在讲笑话,毫无公信力可言。” 李凯迪所在公司与美国买家的合作已暂停一月有余。但她认为,美国客户现在将会恢复交易,并接受当前的关税水平。她透露,公司约 60% 的订单来自美国,关税暴涨至 145% 后,公司不得不减少工作时间和班次。“后勤部门的员工每月只上半个月班,这跟降薪没什么两样。”
年终节日备受关注
对部分中国制造商来说,中美贸易战此时宣布 “休战”,时机恰到好处。每年 5 月,美国零售商都会为年底的万圣节、感恩节及圣诞节下单采购。
在华东地区经营圣诞树工厂的郭洁凯(音)表示,她正忙于发货:“美国客户急着让我们把圣诞树发出去,但我们的生产根本跟不上。我们只能把生产安排到 8 月份,毕竟到时候中美局势会如何变化,现在谁也不清楚。”
分析人士指出,客户会充分利用这 90 天的窗口期,尽可能多地向美国发货,毕竟 90 天后的情况仍充满变数。
本周一,集装箱航运业对中美达成的协议表示欢迎,并认为该协议将推动运输量大幅增长。一些面向新兴市场的中国小型出口商也在中美协议中看到了机遇。
东莞一家空气净化器制造商的销售总监熊亚伦(音)称,过去一个月,受中美贸易战影响,许多此前专注于美国市场的中国企业无法继续拓展对美业务,只能在其他市场寻觅机会,这加剧了印度等新兴市场的竞争压力,她所在公司也不得不采取降价措施。熊亚伦表示:“我们是小公司,而那些大品牌此前虽向新兴市场和低价市场投入了部分精力,但并未放弃美国市场。如今随着形势好转,他们又会将精力聚焦美国市场,对我们来说,竞争压力会有所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