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指数 3831.66 -1.15%
|
深证成指 13075.66 -1.06%
|
恒生指数 26544.85 -1.35%
|
纳斯达克 22261.33 -0.33%
|
日经225指数 45303.43 1.15%
|
林天心 初级编辑
314 文章
339951 阅读
首页  >  要闻 >  股市 >  正文
申请成为签约作者 >
462亿美元!点心债为何逆袭成新宠?
2025年09月18日 07:06    
收藏  
举报

离岸人民币债券——这个曾被市场视为边缘化工具的融资渠道,正在经历一场静默却深刻的蜕变。过去几年间,它从国际投资者眼中的“另类资产”逐步演变为中国企业拓展海外版图的重要资金来源。近期一系列大型企业发行动作,不仅刷新了市场对点心债的认知,也折射出中国企业在融资策略上的深层转向:从依赖美元债,到主动拥抱以人民币计价的离岸债务工具。

这种转变并非偶然。自2022年以来,美元利率持续处于高位,显著抬高了企业发行美元债的融资成本。相比之下,离岸人民币市场的利率环境更为温和,为企业提供了更具吸引力的借贷条件。更关键的是,在地缘政治格局日益复杂的背景下,中国企业对融资渠道的稳定性与自主性提出了更高要求。而点心债恰好契合了这一需求——它既满足了企业在海外获取资金的现实需要,又避免了过度依赖外部货币体系带来的潜在风险。

在标普全球评级举办的中国信用聚焦论坛上,多位业内人士指出,中国企业的离岸融资重心正在发生结构性迁移。未来五年,中国企业为支持海外扩张而进行的离岸融资,将越来越多地以离岸人民币形式实现。这不仅是融资币种的切换,更是企业在全球资本布局中寻求更大主动权的体现。“这不一定非得是美元债券,完全可以是离岸人民币债券。”专业人士的这句话看似平淡,实则道出了一个趋势性的转折。

事实上,点心债的兴起,早已超越了单一企业或个别交易的层面,而成为一种系统性现象。腾讯控股近期通过首次点心债发行筹集90亿元人民币,这是其四年来重返债券市场的标志性动作。百度也接连发力,继3月发行100亿元点心债后,又于近日完成45亿元的新一轮融资。这些头部企业的集体行动,释放出强烈的信号:点心债不再是应急或补充性工具,而是进入了主流融资序列。

彭博社数据显示,今年以来,企业通过点心债融资规模已达462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德意志银行统计显示,2022年至2024年,这类债券年度发行量增长了两倍,2024年总发行额达到1.4万亿元人民币。这些数字背后,是市场供需两端的同步进化。供给端,企业出于成本和战略考量更愿意发行;需求端,投资者基础不断拓宽,市场流动性显著改善。

值得注意的是,与点心债发行热潮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企业美元债市场正经历净赎回。这意味着,许多企业正在偿还存量美元债务,而不再续发新债。这一“一增一减”的格局,进一步凸显了融资偏好的根本性变化。过去,美元债因其成熟的市场机制和广泛的投资者基础,长期占据中国企业离岸融资的主导地位。但如今,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推进和境内金融基础设施的完善,企业有了更多元、更可控的选择。

点心债的角色演变,本质上是中国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战略投射。扩大人民币债券市场符合国家整体利益,尤其有助于支持中国企业“走出去”。当企业在海外项目中使用人民币融资时,不仅降低了汇率错配风险,也在无形中增强了人民币在跨境交易中的使用频率和接受度。这是一种由企业行为驱动、自下而上的国际化路径,比单纯的政策推动更具可持续性。

支撑这一趋势的,还有制度层面的持续优化。2017年推出的“债券通”计划,打通了内地与香港债券市场的双向通道,极大提升了离岸人民币市场的深度与广度。南向通年度额度目前为5000亿元人民币,但市场普遍预期,在监管层支持下,这一额度有望提升至1万亿元甚至更高。额度的扩大,意味着更多境内资金可以合规进入离岸市场,为点心债提供更稳定的资金来源。

从更宏观的视角看,点心债的繁荣,反映的是中国企业全球化战略的成熟。早年,企业出海更多依赖贸易或并购,融资也相应以短期、灵活的美元工具为主。如今,随着海外布局的深化,企业需要长期、稳定且与业务币种匹配的资金支持。点心债恰好填补了这一空白。它不仅是一种融资工具,更成为企业构建全球资产负债表的重要一环。

当然,这一转型仍面临挑战。离岸人民币市场规模相较于美元债仍显有限,流动性集中于少数优质发行人,市场深度有待进一步提升。此外,国际投资者对人民币资产的风险偏好仍受汇率预期和宏观政策影响,市场波动可能放大融资成本的不确定性。但从趋势上看,这些障碍正在被逐步克服。

银行家们普遍认为,点心债已从一种小众产品发展为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核心支柱。它的崛起,不只是金融产品的更替,更是中国在全球金融体系中寻求更大话语权的缩影。当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用“自己的货币”在海外融资时,这本身就构成了一种力量的象征。

未来几年,随着更多企业加入发行行列,点心债市场有望形成更完善的定价机制和更丰富的期限结构。这将进一步降低企业的融资门槛,提升市场效率。而政策层面的支持,也将继续为这一市场提供发展动能。可以预见,点心债将不再只是“补充选项”,而是成为中国企业在国际资本市场上的常规武器。

这场静悄悄的变革,或许不会立即改变全球债券市场的格局,但它正在重塑中国企业的融资逻辑。从被动接受美元体系的规则,到主动构建以人民币为基础的融资生态,这一步虽小,却意义深远。点心债的“上桌”,标志着中国资本在全球舞台上的角色,正从参与者向规则塑造者悄然演进。

声明: 本文由入驻币海编者上传,观点仅代表编者本人,不代表币海财经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请自行判断。
延伸阅读
离岸人民币年内新高 人民币为什么越来越强?
   股海柠檬精        2025/08/29 06:46
中银牵头142亿闭环贷 刷新人民币国际化里程
   林天心        2025/08/14 02:15
香港稳定币实验:金融安全与人民币国际化
   子鱼        2025/08/07 06:00
2023年3月24日 币海财经热点新闻播报
   链上ARTs        2023/03/24 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