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金融城的交易屏幕正上演一场静默的转向。7月末,高盛向客户递交的秘密报告被路透社捕获:当标普500指数创下历史新高之际,对冲基金正以12个月来最快速度撤离科技股。
这份在华尔街投行内部流传的文件揭开市场狂欢背后的暗涌——前十大成分股中占据七席的科技巨头们,自2025年低点已累计飙升28%,纳斯达克指数同期涨幅更高达38%,而估值警报已悄然拉响。
LSEG/Datastream最新数据显示,标普500指数预期市盈率攀升至23.11的五月高点。隆奥投资管理公司宏观主管弗洛里安·伊尔波的周五研报直指要害:"美国股票估值比近十年均值高出30%,10年期国债收益率却维持高位震荡。股市前景部分系于长期利率下行,但现在显然没到拐点。"
这一诊断正被高频交易数据印证。高盛报告揭露,上周全球对冲基金抛售科技股规模碾压所有板块,北美和欧洲市场首当其冲,形成2024年7月以来最猛烈的资金出逃潮。
撤离者选择平仓而非做空。从半导体芯片到软件服务,各类科技企业股票遭批量减持,显示资本正在主动规避高估值风险。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货架上摆放着"经济周期免疫"标签的消费必需品成为新宠。高盛监测到,食品饮料与个人护理类股票本周净买入量跃居美股前列,对冲基金连续四周加仓这类抗周期资产,且超九成仓位布局于多头方向,押注生活必需品的价格韧性。
这场资本迁徙暴露了深层次的市场焦虑。在科技股狂欢将指数推向巅峰之时,机构用真金白银的投票暗示估值泡沫的临近。
伊尔波的利率警告与高盛的资金流向图形成双重印证:当无(没有)风险收益率持续高企,那些透支未来增长的故事正失去吸引力。
"经济下行时人们可以推迟换手机,但牛奶面包永远在购物清单前列。"某伦敦对冲基金经理的私下总结道破了资本转向的逻辑——资金正在为可能的滞胀风险提前构筑防御工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