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指数 3497.48 0.70%
|
深证成指 10588.39 1.47%
|
恒生指数 24148.07 1.09%
|
纳斯达克 20412.52 -0.92%
|
日经225指数 39688.81 0.26%
|
Vicky 初级编辑
12 文章
5140 阅读
首页  >  要闻 >  股市 >  正文
申请成为签约作者 >
香港IPO热潮重燃 2500亿背后藏着什么
2025年07月08日 01:07    本文来自 The Business Times
收藏  
举报

2025年上半年,香港IPO市场突然发力,一跃成为全球最热的上市中心。从数据上看,这不是一次简单的回暖,而更像是一场由政策、资本与结构性变化共同推动的狂飙。

仅在上半年,就有44家公司成功登陆港交所,同比上涨近五成。募资总额达到1071亿港元,足足是去年同期的七倍。更关键的是,这还只是开始。

目前已有超过200家公司递交了IPO申请,其中九成是主板项目——这不是正常水平,而是历史罕见的“扎堆式冲刺”。多家市场机构因此上调全年募资预期,从原本的一千多亿港元直接调高至两千亿以上,甚至喊出了“冲击2500亿”的目标。

谁在推动这场狂潮?答案清晰明确:中国的“巨无霸”公司。

四家在A股先上市的大型企业——宁德时代、恒瑞医药、海天味业、三花智控——在港的再度上市直接贡献了930亿港元的募资,占据整个市场的绝对主导地位。而这类“先A后H”的双重上市模式,正在成为资金、机构、交易所三方都乐见的“黄金通道”。

 

香港正在成为中资巨头的“第二站”,不仅是为了募资,更是为了估值、国际化和战略配置。数据显示,在当前排队的200多家IPO中,超过四分之一是“准A+H”公司,而且其中有多家市值已经超过百亿元人民币。如果市场不出意外,预计将有超过六成的企业能在今年成功登陆,而其中的头部玩家,很可能再次刷新单笔募资纪录。

这种热潮并不是偶然,而是多重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一方面,内地企业在A股上市后,估值被低估、流动性不足的问题依然存在,赴港上市是对接国际资金的现实路径;另一方面,香港市场在经历了数年的低迷后,交易所制度优化、监管更趋透明,加上地缘局势略趋缓和,重新吸引了投资者的注意力。

更微妙的是,在美股和A股都出现波动、机构偏谨慎的大背景下,香港这个“夹缝中的市场”反而获得了某种独特的确定性。它既承接内地企业的海外扩张需求,又提供了足够市场深度去吸纳体量巨大的发行项目。

接下来,市场还在等待几宗重磅级别的IPO,很可能会是地产服务、电动车产业链或大型制造业平台。这些企业不但能带动资金活跃,也可能成为港交所新的估值锚点。

不过,风险也不能忽视。这轮IPO狂潮高度依赖于“头部国企+A股溢出”这一结构性红利,一旦政策节奏变化、海外资本情绪反转,或新股发行密度过高、资金消化不良,市场热度有可能迅速降温。

总的来说,2025年的香港IPO市场既是一次“重新站上牌桌”的机会,也是对整个资本市场耐力和韧性的考验。2500亿不是一个数字的胜利,而是香港重新证明自己国际金融中心价值的一次关键冲刺。

声明: 本文由入驻币海编者上传,观点仅代表编者本人,不代表币海财经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请自行判断。
延伸阅读
香港发布另一份关于数字资产发展的政策声明
   流动的沙        2025/06/27 05:20
香港稳定币赛道升温:四方势力竞逐发行牌照
   以太坊信徒        2025/06/22 03:35
印度IPO市场降温 之前的火热是昙花一现吗
   大存        2025/06/20 02:59
京东在香港测试全球稳定币
   币海独步者        2025/06/19 05:47
港交所2026年推出“零日期权”交易
   股海柠檬精        2025/05/27 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