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晚上,南希-佩洛西开始了她备受关注的台湾之行,她宣称是民主与威权主义之间的全球斗争,并有效地将她的手指戳到了北京的眼睛里,火花四溅。不言而喻,中国很生气,但在阻止“佩洛西”访问的全球社交媒体风暴中,一些人在事后出现了一种奇怪的失望情绪,他们谴责北京的反应是 "软弱 "的,因为没有进行实际干预以阻止佩洛西的飞行。推特上充斥着要求拦截佩洛西飞机的 "热议",并宣称中国的 "虚张声势 "已被识破。
这种急于 "当下叙述 "和期望落空的说法自然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即北京随后立即宣布在未来几天进行一系列的军事演习,演习地点设在台湾自己的领海,一些指定地点甚至离海岸只有12英里远。这些演习实际上关闭了台湾的部分空域。中国发起了一系列针对台湾的制裁,包括将100多家食品公司列入黑名单,以及禁止鱼类进口和出口天然砂(对半导体生产至关重要)。
然而,坐在椅子上的批评者继续嘲笑中国是软弱的,仅仅是因为它没有选择对美国政府第三大高级官员采取某种军事行动,而这一事件可能会引发一场全面的战争。虽然佩洛西的访问无疑构成了一个巨大的、改变游戏规则的挑衅,值得作出某种回应,但认为这可能是二战以来最大的冲突会以此为前提是可笑的。这违背了所有的理性、逻辑和常识的概念。中国很愤怒,其公民更是如此,但北京并不愚蠢或冲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成立以来,在许多场合都愿意使用武力。比如:加入朝鲜战争,1962年对印度开战,还有1979年的越南战争。中国不惧怕战争,尤其是在涉及到国家主权或防止对手战略包围的时候。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它可以随心所欲地挑起冲突。中国小心翼翼地挑选战役,而且每次都会仔细权衡成本效益因素。随着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和与世界其他国家的日益融合,这一点变得更加关键,这使得发起冲突的风险大大增加,对中国的整体利益更加不利。
对于现在的中国来说,台湾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中国将最大的政治赌注放在实现 "统一 "上,这一目标与美国破坏一个中国政策的企图相冲突。但这并不意味着战争是唯一的,或者说是首选的方式。相反,中国意识到这样一个现实,即这样的冲突将严重破坏其实现国家发展和增长的主要目标,在这方面,北京认为它有时间,而且历史轨迹对它有利。惊慌失措、争先恐后地巩固其主导地位的不是中国,而是担心自己正在衰退的美国。相反,中国在军事上变得更加强大,因为它努力将自己更深地融入全球经济,这是在美国试图遏制它并将其与合作伙伴隔离同时进行的。显而易见,美国已经准备好了如何让其盟友对北京的军事行动作出反应,即使中国能够获胜。
鉴于此,如果认为仅仅因为中国对佩洛西的访问采取了适当的克制,避免与美国正面交锋,就认为这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 "失败 "或丢脸,这是一种短视和冲动的思维方式。事后,北京确实发表了很多的声明,这可能对预期管理没有帮助,但真正的后果将是长期的,而不是短期的。仅仅拒绝随心所欲地轰炸台北,并不意味着北京现在没有更加坚定地试图收紧对台湾的约束。中国的目标是取得迅速、果断和不流血的胜利,以确保其地位,但代价最小。
对北京来说,问题不在于周二晚上本身,而在于未来的道路。中国的战略是继续巩固自己在军事、经济和技术上的进步,同时避免在短期内发生大国冲突,那将是灾难性的。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没有红线,而美国决心尽可能地压制这些红线。一言以蔽之,南希-佩洛西开启了紧张和对抗的新模式,但这只会使北京在战略上更加明智、更加克制和更加长期。毕竟,大国外交不是一场电竞游戏。
原文作者:Timur Fomenko, 时政分析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