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在北京举行的中欧峰会上,针对欧盟对中国工业补贴过度的担忧,发表了坦率的评论,称中国“没那么富裕,负担不起”。此番言论旨在回应欧盟对巨额贸易逆差和廉价出口涌入的担忧,也反映了中欧贸易关系中的紧张态势。
当地时间 7 月 24 日,国务院总理李强于北京与欧盟领导人展开峰会交流,针对欧盟方面所提出的中国工业补贴可能过度这一担忧,进行了有力回应。李强总理明确指出,中国在经济实力上与欧洲存在差距,尚不具备过度补贴的能力。
在与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Ursula von der Leyen)共同参与的圆桌会议期间,李强总理郑重声明:“中国从未如部分观点所声称的那样,实施补贴政策或进行补贴。” 他进一步阐述道:“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与欧洲相比仍有提升空间,财政资源有限,难以承受大规模补贴。” 同时,李强总理补充道:“中国政府不会将通过人民辛勤劳动积累的财政资金,用于补贴产品以低价售予外国消费者,这并非明智之举。”
当日,冯德莱恩以及欧洲理事会主席科斯塔(Antonio Costa)一同前来北京出席此次峰会。此次峰会聚焦于多方面的重要议题,其中欧盟与中国在贸易领域的摩擦,以及围绕俄罗斯乌克兰战争所产生的相关问题,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欧盟在经贸方面,长期面临着对华贸易逆差的压力。数据显示,去年欧盟对华贸易逆差规模约达 3600 亿美元,这一数据进一步加剧了欧盟内部对于贸易失衡问题的重视。同时,欧盟担忧中国对本国工业的大力扶持,可能会促使大量价格低廉的商品涌入欧洲市场,从而在市场竞争中,对欧洲本土企业的优势地位造成冲击。
作为中国政府的核心领导成员之一,李强总理在与欧盟领导层的交流中,直接回应了这些关切。他指出:“部分企业,尤其是制造业领域的企业,深切感受到中国制造业所具备的强大实力,以及中国劳动者展现出的勤奋精神。” 他进一步描述道:“在中国,许多工厂昼夜不停运转,全力投入生产。” 不过,李强总理也承认:“我们也意识到,这样的生产活力在一定程度上,给全球生产与供应的平衡带来了新的挑战,对此中国保持着清晰的认知。”
此外,针对外界有关中国经济陷入困境的言论,李强总理予以否认。尽管近年来中国经济面临着增速放缓等多重挑战,但他坚定表示:“中国经济固然存在困难与挑战,但远不能就此判定中国经济处于下行通道。” 李强总理还特别强调:“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始终稳定保持在 5% 以上,展现出经济发展的韧性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