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充满不确定性的大环境下,全球最大资产管理公司贝莱德(BlackRock)阐述了 2025 年下半年的投资倾向。
依据其《2025 年年中全球投资展望》报告,贝莱德制定了以三大支柱为核心的主动投资策略:一是增加对当下的战术性投资敞口(即 “投资于此时此地”);二是谨慎探寻不依赖传统宏观锚点的盈利契机;三是重点聚焦人工智能、能源转型和地缘政治碎片化等 “大趋势”。
▌投资当下:弱化预测,强化战术
由于传统宏观锚点(如稳定的通胀预期、财政纪律等)缺失,贝莱德觉得短期前景比长期前景更为清晰。所以,该公司更看重 6-12 个月的战术性投资押注。
在这一框架下,贝莱德维持 “风险偏好” 立场,明确表示看好美国股票(尤其是与人工智能发展相关的股票),同时也看好欧洲公司债和新兴市场本币债券 —— 这些资产能从当前环境中获益,并能提供具有吸引力的本币回报。
▌主动管理是关键
在缺乏稳固宏观锚点的环境中,贝莱德提醒道,依赖增长、价值或通胀等传统因子的静态敞口已不再管用。相反,该公司认为需要通过主动管理,从相对价值、流动性、监管变化或极端市场叙事等其他风险维度捕捉特定机会(即 “alpha”)。
贝莱德发现,自 2020 年以来,最成功的基金经理大幅提升了 “alpha” 生成能力,这更加坚定了其对灵活智能操作所能带来机会的信心。
▌紧盯 “大趋势”:人工智能、能源与地缘政治
贝莱德认为,人工智能、能源转型、金融演进和地缘政治碎片化等结构性现象,如今已成为长期回报的新驱动因素。
该公司特别指出,由科技巨头主导的人工智能相关资本支出大幅增加,以及能源基础设施投资加大,正在重塑相关行业及投资方式。贝莱德维持对美国科技板块的超配,并且偏好与电力需求增长相关的公司(如公用事业企业)。
在拉美地区,贝莱德认为机会与这些大趋势相关,体现在自然资源、技术创新和能源转型方面。该公司强调巴西和墨西哥在农业科技、可再生能源和工业价值链中的作用,同时也关注到智利和秘鲁在挖掘矿业潜力(这对全球电气化至关重要)方面取得的进展。
▌私募资本与基础设施的作用
该策略的另一核心是私募资本日益重要的地位。鉴于政府为大规模转型融资的财政能力有限,贝莱德预计私人投资者会在基础设施、能源和科技等领域扩大参与度。
报告显示,私募基础设施基金管理的资产已超过 1 万亿美元,未来几年可能会翻倍。此外,许多企业选择延长私募状态,模糊了公开市场与私募市场的传统界限。
▌战术与战略布局
贝莱德分享了其对短期和中期机会的看法:
★ 战术展望(6-12 个月)
贝莱德的短期布局基于以下几点:
・美国股票:尽管美国经济面临政治不确定性和供应链问题等不利因素,可能会拖累增长甚至引发轻度衰退,但贝莱德认为,人工智能热潮将推动美国股市重新占据全球领先地位 —— 这一趋势持续提振企业盈利,并可能长期提高生产率。
・货币作为收益来源:贝莱德专家认为,合理运用外汇对冲已成为获取收益的一个途径。例如,对冲欧洲债券并将回报转换为美元,可能比投资部分美国公司债更具吸引力。据其测算,法国或西班牙 10 年期主权债券经外汇对冲后,回报率超过 5%。
・捕捉 “alpha” 机会:贝莱德团队关注能获取超额收益的场景,包括分析可能影响企业盈利的监管变化、发现可能突然修正的拥挤市场头寸,以及在市场紧张时提供流动性以获利。
★ 战略展望(五年)
这家全球最大的资产管理机构的长期投资押注包括:
・基础设施与私募信贷:由于基础设施板块估值具有吸引力且存在结构性增长趋势,成为贝莱德的关注重点。此外,该公司认为私募信贷将以有竞争力的利率填补银行在融资领域留下的空白。
・固定收益精选:鉴于美国关税可能推高物价的风险,贝莱德更偏好短期通胀挂钩债券,而非发达市场名义债券;在发达市场主权债中,更看好英国债券。
・股票精选:从战略层面来看,贝莱德对新兴市场的偏好高于发达市场,但强调在新兴市场中需要严格筛选(如印度受益于长期趋势,存在投资机会);在发达市场中,看好日本 —— 企业改革和通胀回归改善了其前景。
★ 详细战术展望
贝莱德报告还包含了逐项细分的战术展望(6-12 个月):
股票
・美国:超配。凭借人工智能的驱动以及相对于其他发达市场更高的利润率,继续对美股市进行投资押注。
・日本:超配。强调通胀回归和有利于股东的企业改革,偏好未对冲外汇敞口(因为在全球局势紧张时日元可能走强)。
・欧洲:中性。注意到政治团结和增长议程的进展,但在结构性挑战解决之前保持谨慎,看好国防、金融和基础设施等特定板块。
・英国:中性。政治稳定可能改善投资环境,但企业税负增加限制了乐观情绪。
・新兴市场:中性。认可其内部政策和估值,但地缘政治紧张和全球增长放缓使其保持谨慎。
・中国:中性。出于对结构性增长疲软、刺激政策不确定性及人口老龄化影响的审慎考虑。
固定收益(债券)
・美国短期国债:超配。被视为现金替代品,不认同市场对激进降息的预期。
・美国长期国债:低配。担忧长期财政赤字和通胀,更偏好中期期限。
・全球通胀挂钩债券:中性。预计中期平均通胀将更高,但短期经济降温可能占据主导。
・欧元区主权债:中性。认为当前收益率具有吸引力,尤其是意大利和西班牙等外围国家。
・英国国债:中性。尽管收益率已下降,但监控与美国利率上升相关的财政风险。
・日本国债:低配。预计日本央行将加息,可能推高收益率。
・中国国债:中性。尽管货币政策更宽松,但认为发达市场短期债券机会更佳。
信用与其他固定收益资产
・美国机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超配。因收益水平具有吸引力,作为防御性优质选择优于国债。
・短期投资级信用债:超配。认为其能较好地补偿利率风险。
・长期投资级信用债:低配。利差调整后,更倾向于在股票中承担风险,且偏好欧洲信用债而非美国。
・全球高收益债:中性。认可基本面稳健,但当前利差不支持超配。
・亚洲信用债:中性。贝莱德认为其估值不足以支撑承担更高风险。
・新兴市场硬通货债券:低配。报告警告利差接近历史平均,本币债务前景更佳。
・新兴市场本币债券:中性。强调债务水平改善和货币韧性,偏好实际利率高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