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隆·马斯克在All-In科技峰会接受了一场信息密度极高的访谈,详细分享了特斯拉、SpaceX、xAI及Starlink的最新进展与未来愿景。
这场访谈可能是马斯克近期最全面、最深入的公开谈话,涵盖了人形机器人Optimus、AI芯片AI5、星链手机、Grok重写知识库、火星移民计划及对人类生育率的思考。以下是访谈的核心内容,揭示了马斯克如何通过技术创新推动人类成为多行星物种并应对文明挑战。
人形机器人Optimus:从零打造供应链,目标年产百万台
马斯克表示,特斯拉的人形机器人Optimus面临前所未有的供应链挑战,目前全球不存在适合人形机器人的供应链,特斯拉必须从零开始设计和制造所有核心组件,包括执行器(电机、齿轮箱、电控等)。
每只手臂需要26个执行器,而AI芯片成本可能高达5000至6000美元。马斯克预计,Optimus在年产量达到100万台时,边际生产成本约为2万至2.5万美元,售价则取决于市场需求。
他强调人形机器人的必要性:“如果要让机器人完成人类能做的所有事情,就必须是人形。人类的手指和拇指设计有其进化逻辑,即使小指也有独特价值。”Optimus的Version 3正在研发,目标是实现与人类相当的手部灵巧度和AI智能,能够自主导航现实世界,预计高产量生产将在未来几年实现。
AI5芯片:40倍性能飞跃
特斯拉的AI发展聚焦于两个芯片项目:训练用超级计算机Dojo和推理用AI芯片AI4。马斯克透露,AI5芯片(相较AI4)将实现8倍算力、9倍内存和5倍内存带宽的提升,综合性能提升40倍。
AI5将解决AI4的瓶颈,使特斯拉自动驾驶(FSD)安全性提升至人类驾驶的2至3倍,甚至可能高达10倍。新版FSD软件(Version 14)将在未来几个月推出,通过软件更新,特斯拉车辆将展现类似“有意识”的驾驶体验。
马斯克将AI比喻为“对现实的压缩”,指出信息损失问题是当前AI的限制。特斯拉已通过算法优化解决这一问题,未来更新将显著提升用户体验。他预计,到2025年底,特斯拉车辆的自动驾驶能力将大幅接近人类意识水平。
星链手机:2年后上市
SpaceX以约170亿美元收购通信频谱,旨在通过星链网络实现卫星直接与手机的高带宽连接。
马斯克表示,现有手机硬件不支持这些频段,需对芯片组进行改造,预计首批兼容星链的手机将在2年内上市。这将使用户在全球任何地点都能观看高清视频,彻底改变移动通信格局。他还提到,SpaceX不排除收购传统运营商以获取更多频谱的可能性,但强调不会抑制竞争。
Grok与Grokipedia:重写知识库
xAI的Grok正利用庞大算力分析人类知识语料库,包括书籍、PDF和网站等,目标是创建“Grokipedia”——一个纠正错误、补充缺失语境的知识库。以维基百科为例,Grok逐条分析条目,剔除虚假信息,纠正半真半假内容,并补充缺失背景。马斯克表示,这一过程旨在追求真相,确保AI提供客观、准确的信息。
他进一步预测,AI智能与计算量呈自然对数关系,算力增加10倍,智能可能翻倍。
到2026年,xAI的超级计算机Colossus 2将使算力提升10倍,可能诞生超越单个人类智能的AI;到2030年,AI或将超越人类智能总和。马斯克认为,AI是智能进化的部分,人类应将其视为扩展意识的工具,而非终点。
火星移民:25年内实现自给自足
马斯克重申了SpaceX的终极目标:让人类成为多行星物种,以应对地球潜在的毁灭性风险(如大战、病毒或小行星撞击)。他计划在2026-2027年启动首次无人星舰火星任务,测试可靠着陆能力。若成功,4年内(约2029年)将实现首次载人任务。
关键在于每次火星转移窗口(每两年一次)运送物资的指数级增长,目标是30年内、甚至最快25年内,在火星建立自给自足的殖民地。
马斯克强调,火星殖民不仅需要运输能力,还需完整文明生态,包括芯片制造厂及自主建设能力。他表示:“第一次任务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否运送足够物资让火星独立繁荣。”星舰Version 3(搭载Raptor 3引擎)将实现完全可重复使用,运载能力超100吨,显著降低成本,为火星计划提供技术保障。
马斯克多次提到低生育率对人类文明的威胁,认为这是人类自我毁灭的潜在风险。他在访谈中指出,生育率下降导致人类智能增长停滞甚至倒退,呼吁人们对未来保持乐观:“生孩子是对未来的乐观行为。
如果人们对未来缺乏希望,就不愿生育。”他建议通过星际探索和科技进步激发人类好奇心和目标感,以激励更多人选择生育。
马斯克的企业生态显示出协同效应:特斯拉的AI技术赋能Optimus和xAI,SpaceX的星舰与星链共享技术,xAI的Grok则为特斯拉FSD和火星计划提供数据支持。2024年,SpaceX估值达3500亿美元,星链用户超500万,特斯拉全球销量达180万辆,xAI估值翻倍至近600亿美元。
马斯克在访谈中展现了对未来的深刻思考:从AI驱动的自动驾驶到星链改变全球通信,从人形机器人重塑生产力到火星殖民延续人类文明。他将AI视为智能进化的延续,强调多行星物种目标不仅是技术挑战,更是哲学使命——让人类在宇宙中延续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