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近期将对印度进口商品的关税大幅上调至50%,这标志着两国贸易谈判陷入僵局,双边关系急转直下。分析人士警告称,这一争端可能给全球两大经济体带来深远负面影响。
回溯2023年6月,印度总理莫迪访美期间,美国以隆重仪式接待,彰显出对深化双边合作的热切期待。当时,拜登总统在欢迎致辞中强调:“我坚信,美印关系将成为21世纪最具决定性意义的伙伴关系之一。”
今年上半年,莫迪与重掌白宫的特朗普会晤时,氛围仍旧融洽,双方围绕协议展开多轮讨论。然而,仅隔半年,局势急剧逆转。截至8月27日,大部分印度输美商品已面临50%的关税壁垒,印度因此跻身全球关税最高受限国行列。
自特朗普于4月宣布对贸易伙伴加征关税以来,美印谈判始终无果而终,导致两国紧张氛围迅速加剧。特朗普以印度持续从俄罗斯采购石油为由,额外征收25%关税,进一步加深了裂痕。
这一变化不仅削弱了美国在印太地区的战略伙伴地位,也令华盛顿内部那些视美印关系为区域稳定支柱的官员倍感焦虑。同时,印度国内对关税可能引发的经济冲击充满忧虑。
关系恶化的根源何在?
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印度项目负责人里克·罗索在接受德国之声采访时指出,特朗普对印度“保护主义”政策的指责有其道理,但美国在处理方式和用词上“过于激进”,这正日益损害莫迪的政治形象。
尽管外界多将谈判失败归咎于印度不愿放弃俄罗斯石油采购,但耶鲁大学南亚专家苏尚特·辛格认为,今年5月的印巴冲突及特朗普在停火调解中的角色才是关键。他解释道:“特朗普宣称自己及其团队促成了印巴停火,但莫迪在国内宣传中希望营造出印度强势打击巴基斯坦、迫使其求和的形象。如果在这一问题上妥协,莫迪的国内叙事将彻底崩盘。”
关税对印度的多重冲击
印度经济正承受着关税带来的重压。美国是印度首要贸易对象国,2024年印度对美出口额达870亿美元左右。新德里智库全球贸易研究倡议预计,到2026年,这一数字可能锐减40%以上,跌至约500亿美元。
印度对美主要出口品包括纺织品、珠宝和宝石等。该智库评估称,未来一年内,这些行业的出口量或将大幅下滑,潜在导致数十万就业机会流失。
不过,罗索认为,由于关税主要针对商品,而制造业仅占印度GDP的14%左右,因此对整体实体经济的打击相对有限。但他补充道,莫迪政府一直优先推动制造业和“印度制造”倡议,此时失去最大出口市场的准入,将严重阻碍该领域的增长势头。
美国是否也会付出代价?
去年,美国对印出口额约为420亿美元,仅为印度对美出口的一半。辛格分析称,从贸易平衡角度看,印度损失更重,尤其在特朗普治下,美国对中国和印太地区的政策迥异,印度缺乏谈判筹码。
罗索则指出,美国虽经济上受损较小,但仍将面临代价,特别是印度赴美留学生人数预计将大幅减少。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资深研究员加里·赫夫鲍尔在访谈中提到,一个关键经济因素是,美国原本计划将部分制造业从中国转向印度,但关税争端或将破坏这一转移。
他说:“印度一度被视为中国产品制造的理想替代地,但如今看来,这种前景渺茫。”辛格还提到,尽管特朗普移民政策导致部分印度劳工离美,但在美印度裔科技领袖鲜有公开抗议,“他们也心存畏惧,不敢出头”。
然而,辛格强调,对特朗普而言,最大风险在于地缘政治而非经济层面:“未来若中国主导亚洲,而印度甘居次席并与中国结盟,这对美国将是重大打击。”
协议前景仍存希望?
美印仍有签署贸易协定的可能。辛格认为,新德里急于达成协议:“他们希望给特朗普一个胜局。鉴于特朗普政府的风格,这笔交易随时可能敲定,或许就在某个星期或月份。”
罗索同意缓和局势符合双方利益:“印度即将跻身全球第三大经济体。鉴于我们对中国的军事和经济崛起持有共同关切,构建稳固伙伴关系对区域安全与繁荣至关重要。”
辛格补充道,这一事件对莫迪国内地位构成严峻挑战,或将迫使他重返谈判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