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平时聊天的AI,现在竟然要进军好莱坞,而且还要颠覆传统电影制作。这是OpenAI正在做的一件大事儿。
OpenAI最近放了个大招,他们要用自家的AI工具和算力,去拍一部由AI主导的动画长片,名叫《Critterz》。这片子计划在2026年全球影院上映。
《Critterz》是一部AI动画电影,讲述一群森林小动物因陌生人闯入村庄而踏上冒险之旅的故事。这个创意最早是OpenAI的创意专家Chad Nelson提出的。三年前,他就开始用OpenAI新图像生成工具DALL·E画一些森林小动物的角色原型,当时只是想做个短片。现在竟然要制作成一部大电影,而且还是跟伦敦的Vertigo Films和洛杉矶的Native Foreign这两家制作公司一起合作。
AI拍电影,到底能玩出什么花样?首先这部电影的制作周期极短。一般动画电影需要至少三年时间制作,而《Critterz》的目标是九个月内完成,这在业界几乎前所未有。
再看成本。这部电影的预算非常紧凑,据说预算不到3000万美元。大家可能对这个数字没概念,举个例子,一部好莱坞动画长片,动不动就上亿美元,甚至几亿美元的都有。这《Critterz》的成本,连它们的零头都算不上,这主要得益于AI大幅压缩了创作、设计和渲染的时间和人力成本。
当然了,这部电影虽然大量使用AI技术,但也不是完全没有人类的参与。制作团队说了,真人配音还是要有的,艺术家们也还会手绘草图,然后再把这些图像喂给AI工具进行辅助生成。脚本由曾参与《帕丁顿熊3》的编剧团队撰写。参与项目的约30位工作人员还将共享电影收益。这是一种探索性的新模式,不完全依赖AI,也避免了对人类创作者的直接冲击。
OpenAI此举并非单纯跨界尝鲜,而是一次意图明确的技术验证和商业示范。OpenAI的Chad Nelson表示,AI工具自己吹得再厉害,都不如真的有人用它做一部完整的电影来得有说服力。这可比做一个演示demo要强太多了。
不过,这事儿也不是没有争议。迪士尼、Netflix这些娱乐巨头虽然也在尝试用AI,但他们很多都不敢全面铺开,主要就是担心把演员和编剧们给惹毛了,毕竟大家伙儿都怕AI抢饭碗,这是当前AI进军影视行业最敏感的问题。编剧和演员的工会过去一年频频与制片公司进行谈判,要求保护自己的权益。
而且版权问题也是个大麻烦。像迪士尼和康卡斯特旗下的环球影业,最近就起诉了AI公司Midjourney,说他们复制了版权内容。上周,华纳兄弟也对Midjourney发起了类似诉讼。所以,AI生成的内容到底怎么算版权,这是个复杂的问题。
不过,《Critterz》的制作方表示,因为有人类配音和手绘草图,所以这部电影很可能还是能获得版权保护的。OpenAI的目标也很明确,如果《Critterz》能成功上映,并且观众还买账,那就能说明AI技术已经能搞定大银幕内容了,到时候整个好莱坞可能都要加速拥抱AI。更重要的是,AI工具还能降低创作门槛,让更多有想法的人有机会把自己的创意变成现实。
虽然前途一片光明,但能否成功上映还未知,这是OpenAI和制作方最不确定的部分。OpenAI的发言人表示,拍一部原创动画片,风险还是很大的。现在大家都不太爱去电影院了,所以观众会不会买票看这部AI电影,还真不好说。而且,目前电影尚未锁定院线发行商,票房能否成功仍是一个未知数。但如果成功,它将成为AI影视商业化的里程碑案例,也可能促使更多影视公司快速跟进AI工具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