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指数 3813.56 -1.16%
|
深证成指 12472 -0.65%
|
恒生指数 25343.43 -0.60%
|
纳斯达克 21279.63 -0.82%
|
日经225指数 41938.89 -0.88%
|
林天心 初级编辑
256 文章
262536 阅读
首页  >  要闻 >  商业 >  正文
申请成为签约作者 >
马来西亚芯片突围:联中还是亲美?
2025年09月03日 06:58    
收藏  
举报
全球半导体产业格局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地缘政治重构。位于东南亚的马来西亚,作为全球半导体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正站在产业升级与地缘政治博弈的十字路口。这个目前排名世界第六的半导体出口国,怀揣着一个雄心勃勃的产业梦想:在2030年前实现电气和电子产品年出口额突破1万亿林吉特(约合2380亿美元),并成功跻身高端芯片制造国家的行列。
 
然而,这条产业升级之路布满了地缘政治的暗礁。当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近期在北京与中国科技企业高层举行会谈时,这场看似寻常的商业合作洽谈,实际上正在触动全球半导体产业最敏感的神经。美国监管的阴影已经悄然笼罩在这个东南亚国家上空,时刻关注着其与中国半导体产业互动的每一个细节。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美国对马来西亚半导体产业升级持保留态度,主要原因在于对技术转移风险的深切担忧。这种担忧并非空穴来风。此前曾有报道披露,英伟达生产的高端AI芯片通过马来西亚港口非法转运至中国,这一事件立即引发了美国对马来西亚贸易流向的严密监控。作为直接回应,马来西亚贸易部不得不在今年7月全面收紧了美国产高性能AI芯片的贸易许可权限,展现出在两大国之间寻求平衡的艰难处境。
 
数据充分彰显出马来西亚面临的两难境地。美国作为其最大的单一买家,去年共吸纳了价值562亿林吉特(134亿美元)的芯片产品。这些主要由美国企业出口的半导体目前尚享受关税豁免待遇,但潜在危机始终若隐若现——美国正在考虑对海外生产的芯片征收高达100%的关税。任何可能的技术转移迹象,都可能使马来西亚遭遇华盛顿的严厉报复,进而危及其最重要的半导体出口市场。
 
面对产业升级的迫切需求,马来西亚正在寻找新的突破口。研究机构分析认为,选择中国作为合作伙伴具有现实吸引力,这主要基于中国庞大的工业规模、雄厚的资本基础和完善的科技生态系统。但这一战略选择也意味着马来西亚必须在美中科技战的夹缝中谨慎前行,毕竟这两个超级经济体都是其经济增长不可或缺的关键驱动力。
 
穆迪评级机构在其最新研究报告中揭示了马来西亚面临的产业瓶颈问题。报告指出,若没有持续的新技术投入来推动研发基础设施升级,该国在后端组装测试之外的专业领域拓展将会遭遇"有限进展"。要实现向资本技术密集型前端制造的转型,新鲜投资和技术转移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关键要素。
 
业内专家观察表明,任何与中国企业的半导体合作都需要建立完善的保障机制,这包括知识产权的共同所有权安排、技能转移的具体方案、本地增值的量化指标以及退出机制的明确约定。分析认为,马来西亚如果能够在与中国合作和遵守美国出口管制之间找到恰当的平衡点,或许能够加速实现其产业升级目标。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的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反而可能为马来西亚创造独特的战略机遇。这个东南亚国家正在尝试将大国竞争转化为产业升级的催化剂,而不是被动地成为承受压力的缓冲带。其面临的核心挑战在于如何构建精密的技术合作防火墙,既要获得产业升级所必需的技术与资本支持,又要避免触发美国的制裁机制。
 
从更宏观的视角来看,这场高风险博弈的背后,反映的是全球半导体产业格局正在发生的深刻变革。马来西亚的战略抉择不仅关系到本国半导体产业的未来发展方向,也可能为其他新兴国家在高科技领域的崛起提供重要的路径参考。在技术创新与地缘政治复杂交织的当下,每一个决策都在悄然重塑着全球半导体供应链的未来走向。
 
特别是在人工智能、5G和物联网等新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半导体产业的重要性与日俱增。马来西亚若能在保持现有后端制造优势的同时,逐步向前端设计和制造领域拓展,将有望在全球半导体产业价值链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然而,这条升级之路既需要技术积累,也需要在外交层面保持精细的平衡艺术。
 
与此同时,马来西亚还需要加强本土人才培养和科研体系建设。虽然该国在半导体后端制造领域积累了丰富经验,但要实现向高端制造的跨越,还需要提升本土研发能力和创新水平。这包括加强与国内外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合作,建立更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以及营造有利于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的政策环境。
 
在全球半导体产业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马来西亚的选择和行动将受到各方密切关注。这个东南亚国家如何在中美之间找到平衡点,如何利用自身优势实现产业升级,都将对全球半导体产业格局产生重要影响。而对于其他寻求产业升级的发展中国家来说,马来西亚的经验和教训也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声明: 本文由入驻币海编者上传,观点仅代表编者本人,不代表币海财经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请自行判断。
延伸阅读
能源署预言又错了?石油巨头530亿押注另一个未来
   林天心        2025/09/02 08:05
阿里巴巴进军国产AI芯片研发:挑战英伟达霸主地位
   Vicky        2025/08/31 05:56
又来了!美国贸易乱局 对中国芯片征收关税
   流动的沙        2025/03/12 06:14
全球最主要食用油今年暴涨40% 飙升创历史新高
   币海独步者        2021/10/25 11:00
全球食品价格飞涨 食用油沦为“重灾区” 植物油首当其冲
   流动的沙        2021/09/06 08:00
因一马基金丑闻,高盛CEO被扣薪1000万美元
   币海独步者        2021/01/27 0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