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指数 3863.93 0.53%
|
深证成指 12692.32 0.96%
|
恒生指数 25193.35 0.78%
|
纳斯达克 21705.16 0.53%
|
日经225指数 42688.77 -0.33%
|
流动的沙 站内编辑
6488 文章
10628775 阅读
首页  >  要闻 >  商业 >  正文
申请成为签约作者 >
从欺诈质疑到股价反弹 拼多多的“游戏”仍在继续
2025年08月26日 05:23    
收藏  
举报

资本市场对拼多多的情绪就像它波动的 K 线——爱恨交织。几个月前,拼多多还被质疑盈利“虚高”,甚至断言是一个骗局;而仅仅一个季度之后,随着 Q2 财报的下滑,它又被轻率地打上了“垃圾股”的标签。

尽管负面消息缠身,但从6月初的95的股价到昨天最高的133美元,涨幅已经超过了40%。市场态度的转变如此迅速,几乎令人来不及追问其中的逻辑。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每逢财报发布,拼多多股价便会出现20%至40%的剧烈波动,这对市值高达2000亿美元的公司太过异常,它更像是小盘股或处于试验阶段的生物科技企业的表现。

而拼多多的管理层长期惜字如金,且披露信息极为有限,从不提供业绩指引,也几乎不与分析师互动,这让拼多多成了分析师的噩梦。数据自有市场判断,投资者只能自行揣摩成为投资拼多多的唯一策略。

在这种信息真空中,分析师的预测便失去了根基。有人调侃这类预测与占星术无异。因为对于大市值的公司而言,所有的数据都是可以代入模型——科学分析——预测结果的。但拼多多显然不是这种公司。正因如此,它的财报反应往往极端,要么是断崖式下跌,要么是过山车般上涨。

拼多多的特殊之处在于,它让投资者无法依赖常规逻辑做出判断。它更像是一副不知内容的牌:也许全是好牌,也许连个大小王都没有。这种不确定性让人不安,但也可能意味着机会。

正如经济学家泽克豪瑟所言,最好的投资往往存在于“未知与不可知”的领域,这和 A 股的投资逻辑几乎是一样的,既对未知的预期才是投资的最大价值。拼多多完美的符合这一投机特征。市场最终需要有人接盘,问题只是投资者是否愿意在这样的牌桌上继续坐下去。

从昨天发布的 Q2 财报看,拼多多的总营收增长10%。其中,中国本土的线上营销业务增长15%,交易服务收入(包括 Temu 与多多买菜)同比增长6%。然而,经营利润下降38%,净利润下降47%。这一系列数据与分析师的预测相去甚远。

但进一步拆解后不难发现,这些数字背后隐藏着结构性的不确定。以 Temu 为例,其运营模式至少有三种:全托管、半托管和第三方平台。

不同模式对应着完全不同的收入确认方式和利润率,而其真实组合比例外界无法获知,更何况模式比例本身仍在不断变化。再加上美国关税的反复施压,拼多多的数字更像是玄学中不规则的排列,而非趋势。

与此同时,营收成本同比上升25%,主要由于履约费用和支付成本增加,这与关税影响高度相关。但更大的意外来自开支端,总运营费用在一个传统淡季里竟然增加37%。

有报道称,拼多多已开始削减美国市场投放,而将更多费用投入国内业务。这也让15%的国内广告收入增长显得成色不足。

更令人困惑的是,拼多多的利息和投资收益骤减,从去年一季度的50亿元人民币降至本季度的2.2亿元,而其 CEO 陈磊解释为某些外在因素、减少推广活动以及农业项目延期。这种含糊且真假难辨的信息,似乎难以解答高达95.6%降幅的真正原因。

不过,拼多多管理层早在2024年二季度的财报电话会上,公司就多次强调未来盈利能力将持续下行,并解释为长期健康发展必须牺牲短期利润。

此后,拼多多宣布了总额高达1000亿元人民币的商家扶持计划,并提供10亿元费用减免,帮助商家缓解关税冲击和市场压力。再加上政府政策层面的引导和支持,是三季度股价攀升的重要原因之一。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搭便车”——依赖拥有更大信息优势的合作方。以腾讯为例,它不仅持有拼多多14.1%的股份,还在董事会中占有席位,更掌握微信支付的实时数据。市场上摸黑前行的投资者认为,通过腾讯能看到拼多多更多的“底牌”。

但市场的投资者普遍高估了自己理解企业的能力。因为,无论是美团的海外扩张,还是中美科技巨头在人工智能上的重金投入,其合理性外界难以评判,突发的关键性支出以及相关数据缺失让趋势分析难以维系。

即便在企业内部,对战略方向也常常存在激烈争论。真正优秀的管理层能够在错误显现时果断转向,Meta 放弃元宇宙叙事后股价回升便是明证。

在美股的“未知与不可知”的投资和 A 股的对未知预期的投资领域里,竞争优势往往不是来自“知道更多”,而是来自“懂得忽略”。在噪音中寻找精确答案是一种错觉,真正的理性反而是把注意力集中在少数可观测的变量上。

拼多多早已明确告诉市场:盈利将长期承压,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对 Temu 压力将逐步增加。但从昨天的市场反应来看(昨日盘前交易曾一度上涨10%,开盘后短暂下挫后快速拉升并创下半年内新高),其驱动力未必来自基本面,而是舆论与市场叙事。

所以,最好的策略就是需要保持耐心,等待市场在恐惧或贪婪的极端中出现错位定价,再择机而动。特别是对于当下的 A 股,更需如此。

声明: 本文由入驻币海编者上传,观点仅代表编者本人,不代表币海财经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请自行判断。
延伸阅读
中国稀土需求充足 龙头企业净利暴增19.5倍
   陆一夫        2025/08/28 02:30
中国股市出现过热预警
   以太坊信徒        2025/08/27 02:59
科技股带动A股狂飙的核心逻辑
   币海独步者        2025/08/25 05:28
币海NEWS周周大事记丨中国新闻 第250825期
   鲁克        2025/08/25 03:22
折戟伦敦 Shein转向香港IPO能否破局?
   流动的沙        2025/05/30 08:21